真宗顿悟,理幽微、了了无言可说。
旷劫至今全体具,湛寂元无生灭。
拂尘拈花,穿衣吃饭,觌面分明泄。
头头皆是,何须特地差别。
为言向上家风,纤锋快利,透石刚如铁。
三界圆通无所住,随处应机明彻。
芥纳须弥,珠含罔象,朗耀悬秋月。
寸丝不挂,即同诸佛齐列。
真宗顿悟,理幽微、了了无言可说。
旷劫至今全体具,湛寂元无生灭。
拂尘拈花,穿衣吃饭,觌面分明泄。
头头皆是,何须特地差别。
为言向上家风,纤锋快利,透石刚如铁。
三界圆通无所住,随处应机明彻。
芥纳须弥,珠含罔象,朗耀悬秋月。
寸丝不挂,即同诸佛齐列。
这首元代王玠的《百字令·释宗》是一首禅宗悟道的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佛法境界。开篇“真宗顿悟,理幽微、了了无言可说”描绘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过程,真理微妙难言,却在瞬间豁然开朗。接着,“旷劫至今全体具,湛寂元无生灭”强调了佛性的永恒和空寂,超越生死。
“拂尘拈花,穿衣吃饭,觌面分明泄”运用日常生活的比喻,说明佛法就在寻常事物中显现,无需刻意追求。接下来,“头头皆是,何须特地差别”进一步阐述万物皆有佛性,无需区分高下。
“为言向上家风,纤锋快利,透石刚如铁”形容禅宗教义犀利直接,如同利剑穿透顽石,坚定无比。“三界圆通无所住,随处应机明彻”则揭示了禅宗的无住心和随缘应变的智慧。
“芥纳须弥,珠含罔象,朗耀悬秋月”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佛法广大包容,如芥子能容下须弥山,明珠内藏万象,光明如秋月高悬。最后,“寸丝不挂,即同诸佛齐列”表达了彻底解脱后的纯净无染,与佛同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南方山水地,念子为贫游。
纵是逢佳景,那能缓旅愁。
夕阳行远道,烦暑在孤舟。
莫向巴江过,猿啼促泪流。
因君贰邑蓝溪上,遣我维舟红叶时。
共向乡中非半面,俱惊鬓里有新丝。
伫看孤洁成三考,应笑愚疏舍一枝。
貌似故人心尚喜,相逢况是旧相知。
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
闲花半落犹迷蝶,白鸟双飞不避人。
树影兴馀侵枕簟,荷香坐久著衣巾。
暂来此地非多日,明主那容借寇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