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振秋岳,折松横洞门。
云龙忽变化,但觉玉潭昏。
霹雳振秋岳,折松横洞门。
云龙忽变化,但觉玉潭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谷景象。开篇“霹雳振秋岳,折松横洞门”两句,以强烈的动态形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壮观,霹雳如同雷鸣之声震撼着秋天的高山,而那被巨力所折断的松枝竟横亘在洞穴的门前,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致。
接着,“云龙忽变化,但觉玉潭昏”两句,则转而描绘了自然界中云雾变幻莫测与山谷中的宁静之美。云龙一词既象征着天气的多变,也隐喻着事物的无常。而“但觉玉潭昏”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变化万千的自然界,内心所感到的那份淡定的恬静与迷茫。这里的“玉潭”非实指,而是一种理想化的山谷水域形象,通过其“昏”的状态来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在面对自然界无尽变化时所保持的心灵平和与哲理思考。
圣祖受天命,应期辅魏皇。
入则综万机,出则征四方。
朝廷无遗理,方表宁且康。
道隆舜臣尧,积德逾大王。
孟度阻穷险,造乱天一隅。
神兵出不意,奉命致天诛。
赦善戮有罪,元恶宗为虚。
威风振劲蜀,武烈慑强吴。
诸葛不知命,肆逆乱天常。
拥徒十馀万,数来寇边疆。
我皇迈神武,秉钺镇雍凉。
亮乃畏天威,未战先仆僵。
盈虚自然运,时变固多艰。
东征陵海表,万里枭贼渊。
受遗齐七政,曹爽又滔天。
群凶受诛殛,百禄咸来臻。
黄华应福始,王凌为祸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