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豁情志畅,尘缨忽已捐。
仰咏挹馀芳,怡情味重渊。
散豁情志畅,尘缨忽已捐。
仰咏挹馀芳,怡情味重渊。
这首诗出自魏晋时期的王蕴之,名为《兰亭诗》。诗中描绘了诗人游历兰亭后,心境豁然开朗,尘世的烦恼仿佛瞬间被抛诸脑后的情景。诗人仰望兰亭,吟诵着那里的余香,从中品味到了深邃的韵味与情感的丰富。
“散豁情志畅”,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游览兰亭后,心胸开阔,情感得到了释放。“尘缨忽已捐”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摆脱了世俗束缚,心灵得到了净化的过程。接下来,“仰咏挹馀芳,怡情味重渊”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站在兰亭之上,吟咏着这里的美景,内心充满了愉悦和满足,仿佛在深邃的韵味中找到了精神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追求精神超脱和个性解放的精神风貌。
祸福初无门,吉凶本不僭。
蹠寿颜夭折,此理竟谁验。
贵不啬谗邪,富独饶聚敛。
施施骄妻妾,百索无一欠。
贞士抱清真,藜藿常不餍。
人生鬼揶揄,奄忽就窀窆。
吾友汪夫子,才力百夫赡。
独立流俗中,如山不可堑。
青衫困冷官,半世守寒俭。
自从斯人亡,吾生良可厌。
弦绝伯牙琴,墓挂徐卿剑。
但馀清溪编,万丈垂光焰。
朝来雨新霁,湖波清潋滟。
禅堂净巾屦,僧榻凉枕簟。
追寻旧游踪,历历皆可念。
矢诗寓一哀,苦泪渍铅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