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间花外。日日离人泪。忆得楼心和月醉。
落叶与愁俱碎。如今一笑吴中。眼青犹认衰翁。
先泛扁舟烟水,西湖多定相逢。
柳间花外。日日离人泪。忆得楼心和月醉。
落叶与愁俱碎。如今一笑吴中。眼青犹认衰翁。
先泛扁舟烟水,西湖多定相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炎的《清平乐·别苗仲通》。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情感和深沉的离愁。
"柳间花外。日日离人泪。"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柳树与花朵交织在一起,但这种美丽的场景却伴随着主人公每日不断增长的离别之泪。这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也流露出了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哀伤。
"忆得楼心和月醉。" 这里,“楼心”指的是高楼深处,常用来形容孤独或寂寞之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以及在月光下沉醉其中的情感。
"落叶与愁俱碎。" 落叶往往象征着秋天,也暗示了一种凋零和离别的氛围。将落叶比作愁绪,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尽的忧虑。
"如今一笑吴中。眼青犹认衰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离别时的一种释然与超脱。在“吴中”这个地方,即使岁月让人的容颜有所改变(“衰翊”指的是头发斑白),但眼神仍旧保持着青春的明亮,显示出一种不服输于命运的精神。
"先泛扁舟烟水,西湖多定相逢。" 这里诗人提到了自己将要驾一叶扁舟,在烟波浩渤的水面上漂泊,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在西湖这样的地方能与知己多次相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离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超脱的心态。
荒庵滴沥眠秋草,客子沾衣闷潦倒。
山僧丈室收雨花,忽披水月澄怀抱。
示我磐陀石上人,淡墨空明云一扫。
次公龙眠之后身,直从无相悟前因。
含毫万法成解脱,非复笔墨关天真。
世人粉本眩金碧,圆相虽具生根尘。
彭郎爱僧兼爱画,解得声闻非色界。
三年绣佛醉清斋,未肯攒眉持酒戒。
昨入西林写道场,□东张远婺周行。
次公别派有二子,绢素光怪开微茫。
只今干戈二千里,补陀东望蛟关长。
担囊行脚万山外,展礼莲花皈自在。
无须只履还岭头,坐对画禅入三昧。
群山罅江门,四渎相摩荡。
峥嵘版子矶,突兀非一状。
舟经潺灂中,回惑失所向。
石脚啖怒流,瘦出龈腭上。
晴阴变晦朔,风雨关衰王。
其厓留戌址,云自靖南创。
当时罴虎士,勇烈冠诸将。
幽花绣白石,莎草埋遗仗。
故垒风萧萧,哀潮激悲壮。
客行逢早秋,添衣怯山瘴。
清晖入远渚,暮色闻渔唱。
沉吟俯落雁,扣舷独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