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女儿八岁馀,手把椽笔誇能书。
翠眉玉貌画不如,一朝献艺承明庐。
风云会合冠佩集,当面濡毫翻墨汁。
弱身窈窕才过膝,步腕回旋万钧力。
怒鲸横海枯树立,震空忽堕颠崖石。
功成直与造化俱,歘见声名起京邑。
紫裘蒙茸年少儿,宝刀琼带羊角觿。
平生一字不到眼,对此悄然颜色赧。
君不见蔡文姬,班婕妤,风流文采绝代无。
吁嗟陶家五男子,总令纸笔为荒芜。
张家女儿八岁馀,手把椽笔誇能书。
翠眉玉貌画不如,一朝献艺承明庐。
风云会合冠佩集,当面濡毫翻墨汁。
弱身窈窕才过膝,步腕回旋万钧力。
怒鲸横海枯树立,震空忽堕颠崖石。
功成直与造化俱,歘见声名起京邑。
紫裘蒙茸年少儿,宝刀琼带羊角觿。
平生一字不到眼,对此悄然颜色赧。
君不见蔡文姬,班婕妤,风流文采绝代无。
吁嗟陶家五男子,总令纸笔为荒芜。
此诗描绘了一位张家八岁女童,手持长笔,展示其书法才能,容貌秀丽,技艺超群,一朝在皇宫献艺,引来众多官员聚集。她虽身形纤细,但挥毫泼墨时却力道惊人,如怒鲸破浪,撼动天地。其书法成就堪比自然造化,名声迅速传遍京城。诗中还以蔡文姬和班婕妤为例,赞美其才华横溢,无人能及。最后提及陶渊明的五个儿子,似乎在感叹他们未能继承先辈的文学才华,使得纸笔荒废。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生动展现了女童的非凡才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同时也暗含了对文学传承的思考。
流莺啼怨粉,嫩寒著柳,语尚困东风。
问荒垣旧藓,烟雨何时,溅泪瘗危红。
□愁不尽,对乱花、芳草茸茸。
嗟绮尘、漂零无定,绡幕燕巢空。匆匆。
玉銮声杳,绣屋香消,谩精神入梦。
记旧家、定场声价,曾冠深宫。
香魂彷佛留环佩,正淡月、春雾朦朦。
花影底,长年恨锁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