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溪近与练湖连,一境秋水清无边。
依稀淮岸潇湘浦,惯见月虹书画船。
山翁几年吴下客,溪草溪花未相识。
笔床茶灶老玄真,肯与沙鸥分半席。
鹤溪近与练湖连,一境秋水清无边。
依稀淮岸潇湘浦,惯见月虹书画船。
山翁几年吴下客,溪草溪花未相识。
笔床茶灶老玄真,肯与沙鸥分半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开篇“鹤溪近与练湖连,一境秋水清无边”两句,设定了一个广阔而清澈的水域景观,溪流与湖泊相连,形成了一片无边际的秋水之美。
接着,“依稀淮岸潇湘浦,惯见月虹书画船”两句,则通过对远方家乡的回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那片水域的熟悉和喜爱。这里的“淮岸”和“湘浦”都是地名,但在此处也象征着诗人的故土。月虹书画船,是诗人美好的记忆,也是他心中理想国度的一种描绘。
下半首,“山翁几年吴下客,溪草溪花未相识”两句,则表现了诗人长时间漂泊在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尽管身为客居者,但对家乡的自然风物依然感到陌生和不了解,这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渴望。
最后,“笔床茶灶老玄真,肯与沙鸥分半席”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诗人以“山翁”自称,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甚至愿意与野鸟(沙鸥)分享一席之地,这是对一种简朴、高洁生活理想的追求。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怀和超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