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春冠盖暂踌躇,谁信东山面目疏。
兴尽奚劳风送客,气和不觉雨随车。
移民虽恨梁加少,腐粟犹誇汉有馀。
独叹吾儒有何贵,自今牛角莫横书。
行春冠盖暂踌躇,谁信东山面目疏。
兴尽奚劳风送客,气和不觉雨随车。
移民虽恨梁加少,腐粟犹誇汉有馀。
独叹吾儒有何贵,自今牛角莫横书。
这首诗描绘了段侯在春天出行时,与自然界的和谐互动以及对儒家精神的深刻反思。首联“行春冠盖暂踌躇,谁信东山面目疏”以春天出游的场景开篇,通过“冠盖”这一官场符号,暗示了段侯的身份地位,同时也表达了他暂时的犹豫与思考,引出对人物性格的深入探索。
颔联“兴尽奚劳风送客,气和不觉雨随车”则展现了段侯在游玩中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无论是风送行客还是雨润旅途,都显得自然而然,没有刻意为之,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尊重。
颈联“移民虽恨梁加少,腐粟犹誇汉有馀”转而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对比梁朝移民的不满与汉朝粮食的丰富,反映了历史变迁中的民生疾苦与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政者的某种批评与期待。
尾联“独叹吾儒有何贵,自今牛角莫横书”则是诗人对自身身份——儒家学者的深思,提出疑问“我们儒家有何独特价值”,并希望从今往后,不再仅仅埋头于书本,而是要将儒家思想应用于实际,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整首诗在赞美自然、关注民生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儒家责任的深刻思考。
香浮椒柏,暖入酴酥,非烟晓生帘幕。
绛阙真仙,来自五云楼阁。
青霁路岐游遍,排冠归、水晶城郭。
萧散处,有壶中日月,故园猿鹤。
好是朱颜难老,嬉游处,不减少年行乐。
正好寻春,莫负燕期莺约。
沉沉洞天向晚,按官商、重调音乐。
愿岁岁,听新声,笙歌院落。
西风举扇挥浮埃,十年水曲并山隈。
一朝尺一天上来,台家择才搜伟瑰。
豫樟连云谁手栽,梁千尺观峥嵘哉。
收拾虹蜺小低徊,如取万海纳一杯。
济时策略招讥诙,翳氛卷尽青天开。
还如调鼎须盐梅,众星错落环杓魁。
欲谈近事树颊颏,旗矛委尘枪卧苔。
祸生冥冥戒其胎,如公气象天可回。
高论疾如破山雷,毋使瓶罄空耻罍。
笑渠佩玉救焚煨,往矣急挽波之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