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天申宫三首·其二》
《题天申宫三首·其二》全文
唐 / 宋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中峰嘉树绿阴阴,洞里灵踪已遍寻。

欲下山门又回首,数声清磬白云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林图景。首句“中峰嘉树绿阴阴”,以“中峰”点明地点,暗示了所在之地的高峻与幽静;“嘉树绿阴阴”则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树木茂盛、绿意盎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清幽的氛围。

接着,“洞里灵踪已遍寻”,将视线引向山中的洞穴,暗示了诗人对神秘自然之美的探索与追寻。这里的“灵踪”不仅指自然界的痕迹,也暗含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

“欲下山门又回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舍。在即将离开之际,他回望山门,这一动作既是对所见美景的留恋,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共鸣的回顾。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最后一句“数声清磬白云深”,以“清磬”之声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听觉元素,更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超脱。随着这悠扬的钟声,云雾缭绕的山间仿佛更加深邃,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整个诗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的艺术效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幽静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在自然面前的人类渺小与谦卑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作者介绍

宋维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湖州道中四首·其二横山堂

苍云千亩荫平宽,露叶风枝绕舍寒。

莫遣先生赋归去,且令小吏报平安。

(0)

定军山叹

仲达受巾帼,佐治来闭营。

君看此情事,岂办吾孔明。

八阵有天威,千里无留行。

但度渭水去,贼势能不争。

便当截狼头,三辅即日平。

连年计兹役,独坐粮运萦。

所以五丈原,驻军方杂耕。

俶载维首夏,望望秋谷升。

云何西风至,忽已落大星。

痛哉万世功,于此丧垂成。

炎精遂沦谢,王路终榛荆。

三马肆蹄齧,群雄迄纵横。

公乎少徐死,此祸何由生。

天机定谁执,变化纷可惊。

乔木定军山,空有身后名。

世论复卤莽,呜咽志士情。

朗咏少陵诗,何诛陈寿评。

(0)

还成都

匹马关山不自怜,归来巾几更萧然。

剑门南北等为客,木偶东西聊听天。

未省繁华宽旅思,可将奔走负流年。

夜凉早梦秋风起,催上山阴万里船。

(0)

越问·其二封疆

九州皆有山镇兮,职方氏独先会稽。

射祥光于斗分兮,占星纪于天倪。

牵牛炳其初躔兮,届须女之七度。

少阳当其正位兮,为万物之洁齐。

南控引乎闽粤兮,北连亘乎钜海。

日出扶桑之东兮,风行浙河之西。

八山蜿其中蟠兮,罗千岩以为鄣。

三江汇而旁注兮,渺万壑以为溪。

洞天㟏岈以连云兮,俯九垠其如芥。

洪涛沸渭以拍天兮,轰三军之鼓鼙。

宅卧龙之岧峣兮,蠡城屹其环缭。

带平湖之浩㵿兮,云镜铸而天低。

辟陵门而四达兮,八风飒其递至。

飞翼楼而舞空兮,天门沈其可梯。

提封方数千里兮,运瓯吴于掌上。

七郡四十馀县兮,归中权之总提。

兹古今之大都会兮,为九牧之冠冕。

谅天地之设险兮,他郡宁得而攀跻。

客曰伟哉山川兮,信美矣其无慊。

然吾闻固国兮,不以山溪之险。

(0)

卜算子·其三

一日抵三秋,半月如千岁。

自夏经秋到雪飞,一向都无计。

续续说相思,不尽无穷意。

若写幽怀一段愁,应用天为纸。

(0)

二月四日约同寮劝耕万安院已而不至书于彭氏酒家壁

满目风光二月时,小桃无数柳依依。

松间野寺临清浅,花底旗亭倚翠微。

人意不随春意好,此心端与赏心违。

目斜望断高阳侣,赢得惺惺骑马归。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