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居杂诗十九首·其九》
《东居杂诗十九首·其九》全文
清 / 苏曼殊   形式: 七言绝句

六幅潇湘曳画裙,灯前兰麝自氤氲。

扁舟容与知无计,兵火头陀泪满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带有淡淡哀愁的画面。"六幅潇湘曳画裙",诗人以湘水的画卷比喻女子的轻盈身姿,暗示其如诗如画的气质。"灯前兰麝自氤氲",通过灯下散发出的兰麝香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幽静的氛围,也暗含了女子的闺房之雅。

然而,接下来的诗意一转,"扁舟容与知无计",扁舟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容与"则表达出无奈和放任,暗示诗人的内心深处对无法把握命运的感慨。"兵火头陀泪满樽",这里的"兵火"可能寓指战乱,"头陀"是佛教修行者,这里借指诗人自己,泪水满樽,表达了他对社会动荡、个人命运无常的深深忧虑和悲痛。

整首诗以女子的闲适生活为背景,引出诗人自身的流离失所和对时局的忧虑,情感深沉,富有哲理。苏曼殊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融入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这首诗也不例外。

作者介绍
苏曼殊

苏曼殊
朝代:清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
猜你喜欢

游仙诗十九首·其六

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

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

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

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

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

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

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

(0)

云峡

石盆清冷贮秋水,水面苍烟飞不起。

一堆寒碧几研间,宝气峥嵘插箕尾。

山中雪浪空影像,长安鹦鹉犹纨绮。

枉著奇章甲乙中,槁项才堪把耕来。

不知天壤此尤物,鬼刻神劖通有几。

薰蒸似欲出泉脉,莹滑定应凝石髓。

剥裂雯华渍月秋,辛苦诗仙费摹拟。

车箱箭筈连西东,仇池百穴总玲珑。

飞堕不嫌灵鹫小,奇探已觉太湖空。

故都乔木今如此,梦想熙春百花里。

膏血纲船枯九州,亡国愁颜为谁洗?

主人天质粹以温,天然与山作知闻。

退食从容北窗卧,今古起灭真浮云。

(0)

拟东坡谪居三适·其三夜卧煖炕

京师苦寒岁,桂玉不易求。

斗粟换束薪,掉臂不肯酬。

日粜五升米,未有旦夕忧。

近山富黑瑿,百金不难谋。

地炕规玲珑,火穴通深幽。

长舒两脚睡,暖律初回邹。

门前三尺雪,鼻息方齁齁。

田家烧榾柮,湿烟泫泪流。

浑家身上衣,炙背晓未休。

谁能献此术,助汝当衾裯。

(0)

初发白河·其一

白河流水日汤汤,直到天津接海洋。

我欲乘舟从此去,明朝便拟到家乡。

(0)

长命女.春闺

春如海。衰桃斜映西窗外。弄影人无奈。

剃袅金虫暗坠,衫锁珠蕤未解。绿遍宜男愁不采。

蝶绕湘裙带。

(0)

鹧鸪天·其二暴雨

溽暑炎炎太可憎。居然一洒洗秋清。

轰雷如鼓心多壮,闪电余波胆转惊。

银匹练,玉横鲸。檐倾屋漏若为情。

楼前十丈龙湫泻,彷佛庐山瀑布声。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