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识何年种,阴兼数亩横。
根坚穿石出,顶秃截云平。
雷火烧不死,霜风吹自荣。
岁寒期励节,与尔證平生。
未识何年种,阴兼数亩横。
根坚穿石出,顶秃截云平。
雷火烧不死,霜风吹自荣。
岁寒期励节,与尔證平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历经岁月沧桑的老树,生长在郁桥社庙旁,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令人赞叹。诗人以“未识何年种”开篇,引出这棵树的古老来历,接着描述其覆盖了数亩之地的庞大身躯,根部穿透岩石,顶冠直抵云霄,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雷火烧不死,霜风吹自荣”,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棵树面对自然界的严酷考验时的坚韧不屈,即使遭受雷火焚烧,依然茂盛生长;即便在寒冷的霜风中,也展现出勃勃生机。这种生命力的顽强,让人感受到自然界中生命的伟大与不朽。
最后,“岁寒期励节,与尔證平生”,诗人借这棵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谊、忠诚的颂扬。在寒冷的季节里,这棵树依旧保持其挺拔的姿态,象征着人应如树一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品格。同时,这也是一种对友情的承诺,如同这棵树与大地的长久相伴,见证了彼此的平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寓言般地传达了对生命坚韧、友谊忠诚以及时间永恒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早叶初莺,晚风孤蝶,幽思何限。
檐角萦云,阶痕积雨,一夜苔生遍。
玉窗闲掩,瑶琴慵理,寂寞水沈烟断。
消无言、春归无觅处,卷帘见双飞燕。
风亭泉石,烟林薇蕨,梦绕旧时曾见。
江上闲鸥,心盟犹在,分得眠沙半。
引觞浮月,飞谈卷雾,莫管愁深欢浅。
起来倚阑干,拾得残红一片。
歌咽翠眉低。
湖船客、尊酒谩重携。
正断续齐钟,高峰南北,飘零野褐,太乙东西。
凄凉处,翠凉处,翠连松九里,僧马溅障泥。
葛岭楼台,梦随烟散,吴山宫阙,恨与云齐。
灵峰飞来久,飞不去,有落日断猿啼。
无限风荷废港,露柳荒畦。
岳公英骨,麒麟旧冢,坡仙吟魄,莺燕长堤。
欲吊梅花无句,素壁慵题。
汉家糜粟诏,将不醉、饱生灵。
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
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
天子宜呼李白,妇人却笑刘伶。
提葫芦更有谁听。
爱酒已无星。
想难变春江,蒲桃酿绿,空想芳馨。
温存鸬鹚鹦鹉,且茶瓯淡对晚山青。
但结秋风鱼梦,赐酺依旧沈冥。
晓莺催起。
问当年秀色,为谁料理。
怅别后、屏掩吴山,便楼燕月寒,鬓蝉云委。
锦字无凭,付银烛、尽烧千纸。
对寒泓静碧,又把去鸿,往恨都洗。
桃花自贪结子。
道东风有意,吹送流水。
谩记得当日、心嫁卿卿,是日暮天寒,翠袖堪倚。
扇月乘鸾,尽梦隔、婵娟千里。
到嗔人、从今不信,画檐鹊喜。
望紫云翁,启明在东,长庚在西。
但空有寸心,荆州江汉,未能百里,弱水沙黎。
菊底秋深,樵边信至,一曲阳春草木知。
长吟咏,觉声如韩操,骨似陶诗。
不应鬓发能稀。
七十寿强如六十耆。
想高谈倾坐,风斯下矣,微辞漱物,清且涟漪。
谩说磻翁,休夸淇叟,用舍行藏各有时。
真修养,有近思家学,字字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