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欲弦歌,为酒利公田。
到县十馀日,归意已拳然。
一稔且莫待,遥遥问归船。
是事可质信,考之归来篇。
种粳与种秫,梦语落何边。
渊明欲弦歌,为酒利公田。
到县十馀日,归意已拳然。
一稔且莫待,遥遥问归船。
是事可质信,考之归来篇。
种粳与种秫,梦语落何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咏古》。赵蕃以陶渊明为典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归隐的思考。首句“渊明欲弦歌,为酒利公田”描绘了陶渊明渴望通过音乐和农耕生活来获得心灵满足,而“到县十馀日,归意已拳然”则写他虽暂居官位,但心中对归隐的念头已经十分强烈。接下来,“一稔且莫待,遥遥问归船”表达了他对田园丰收的期待,暗示着尽快回归的愿望,同时借“是事可质信,考之归来篇”进一步肯定这种归隐的决心,表明他的决定源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最后两句“种粳与种秫,梦语落何边”以梦境中的农事活动收尾,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仿佛在梦中都能回到那片属于自己的田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陶渊明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之间矛盾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