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舸微吟一粟身,苍然烟雨眼中新。
亭前孤鹤去千载,湖上游人历几春。
南国英灵枯树在,古祠荒意野梅贫。
可堪沧海横流日,来与闲鸥话苦辛。
短舸微吟一粟身,苍然烟雨眼中新。
亭前孤鹤去千载,湖上游人历几春。
南国英灵枯树在,古祠荒意野梅贫。
可堪沧海横流日,来与闲鸥话苦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尹默泛舟湖上的所见所感。首句“短舸微吟一粟身”,以简朴的小船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与淡泊。接下来,“苍然烟雨眼中新”描绘了湖上烟雨迷蒙的景象,给诗人带来清新而独特的视觉体验。
“亭前孤鹤去千载,湖上游人历几春”通过孤鹤和游人的意象,传递出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短暂,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接着,“南国英灵枯树在,古祠荒意野梅贫”借枯树和贫瘠的野梅,寓言了历史遗迹的衰败和文化的凋零,流露出一种怀旧与忧思的情绪。
最后两句“可堪沧海横流日,来与闲鸥话苦辛”直抒胸臆,诗人面对动荡的时代,感到无尽的辛酸与无奈,只能与湖上的闲鸥共语,寻求一丝慰藉。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沈尹默在清末近现代变迁中的孤独与思考。
清晓戒徒御,出郊为胜游。
霜林半摇落,肃穆天地秋。
散策陟峻岭,凭高瞰清流。
禅居得兰若,迥觉林泉优。
露草凄更碧,风松郁相缪。
山空钟磬响,地胜池台幽。
竹色森不改,桂香泱漭浮。
经行岂莲社,景物如虎丘。
流水人寂寂,归云晚悠悠。
惜哉光景促,妙赏难淹留。
却步出山径,犹回恋山眸。
登临兴未尽,更理溪中舟。
唐室昔不竞,天纲遂陵迟。
阉竖擅朝政,奸雄肆觎窥。
天子遭迫胁,翠盖蒙尘飞。
矢石集黄屋,四郊皆鼓鼙。
群凶虽殄灭,国命亦已移。
韩子司翰苑,实被昭宗知。
忠言虽屡贡,颠厦诚难支。
谪官旅南土,召复不敢归。
当时白马驿,从横卿相尸。
投之浊流中,至今耆旧悲。
夫子乃幸免,祸福良难期。
假道寓沙阳,空门知所依。
虽踰二百载,犹传赠僧诗。
邑令真好事,作记刊丰碑。
文辞虽浅陋,事实颇可追。
读之三叹息,吊古情悽洏。
寄声藏去者,擅有将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