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徐端铭太史册封衡藩便道迎养》
《送徐端铭太史册封衡藩便道迎养》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十二提封屏翰雄,又颁丹诏下梧宫。

汉京首列诸王表,吴客初陈大国风。

三观春阴沧海上,九河晴色画舟中。

还朝更遂篮舆养,却笑安仁赋未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送徐端铭太史册封衡藩便道迎养》。诗中描绘了徐端铭奉命册封衡藩,沿途迎养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朝廷礼制的赞美。

首联“十二提封屏翰雄,又颁丹诏下梧宫”,以“十二提封”形容国家疆域之广,“屏翰雄”则赞颂徐端铭此行的重要性和荣耀,同时“丹诏”和“梧宫”则点明了册封的庄重与尊贵。

颔联“汉京首列诸王表,吴客初陈大国风”,将徐端铭此行与汉代诸王相提并论,同时以“吴客”暗指徐端铭,通过“大国风”来赞誉其使命的宏大与重要。

颈联“三观春阴沧海上,九河晴色画舟中”,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徐端铭在册封途中的壮丽景色,春日的阴云与海面的辽阔,晴空下的河流与画船,既展现了旅途的壮美,也寓意着徐端铭此行的顺利与荣耀。

尾联“还朝更遂篮舆养,却笑安仁赋未工”,表达了对徐端铭归朝后能享受天伦之乐的祝福,同时也以“却笑安仁赋未工”来暗示徐端铭此行不仅完成了使命,还为国家和家族带来了荣耀,超越了古代文人如左思(字安仁)的成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对朝廷礼制的尊重与赞美,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历史韵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喜迁莺·其一

人汹汹,鼓??,襟袖五更风。

大罗天上月朦胧,骑马上虚空。

香满衣,云满路,鸾凤绕身飞舞。

霓旌绛节一群群,引见玉华君。

(0)

河传·其三

锦浦,春女。绣衣金缕,雾薄云轻。

花深柳暗,时节正是清明,雨初晴。

玉鞭魂断烟霞路,莺莺语,一望巫山雨。

香尘隐映,遥望翠槛红楼,黛眉愁。

(0)

送福州王先辈南归

豫章城下偶相逢,自说今方遇至公。

八韵赋吟梁苑雪,六铢衣惹杏园风。

名标玉籍仙坛上,家寄闽山画障中。

明日一杯何处别,绿杨烟岸雨濛濛。

(0)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

共仰头陀行,能忘世谛情。

回看双凤阙,相去一牛鸣。

法向空林说,心随宝地平。

手巾花氎净,香帔稻畦成。

闻道邀同舍,相期宿化城。

安知不来往,翻得似无生。

(0)

捣衣曲

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

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

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皆起听。

秋天丁丁复冻冻,玉钗低昂衣带动。

夜深月落冷如刀,湿著一双纤手痛。

回编易裂看生熟,鸳鸯纹成水波曲。

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

(0)

谕宝二首·其一

沈玉在弱泥,泥弱玉易沈。

扶桑寒日薄,不照万丈心。

安得潜渊虬,拔壑超邓林。

泥封泰山阯,水散旱天霖。

洗此泥下玉,照耀台殿深。

刻为传国宝,神器人不侵。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