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正仲提举·其二》
《和正仲提举·其二》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一丝急急一丝迟,触物苍茫若有思。

流水高山新作操,十年留待伯牙知。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音乐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首句“一丝急急一丝迟”,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音乐旋律中的快慢变化,仿佛是急促与悠长的音符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这里的“一丝”既指音乐的细微之处,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感,暗示着音乐如同时间一样,既有紧迫也有延宕。

次句“触物苍茫若有思”,则将音乐的感染力扩展到自然界,仿佛万物在音乐的触动下都充满了深沉的思考。这里“触物”二字,不仅指音乐触及了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更寓意着音乐能够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使人在静默中思考,感受生命的奥义。

后两句“流水高山新作操,十年留待伯牙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引用“伯牙绝弦”的典故,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崇高敬意。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象征着知音难觅的珍贵与美好。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伯牙,将创作的新曲比喻为高山流水,期待着能够遇到像子期一样的知音,共同欣赏并理解这份艺术之美。这不仅是对音乐技艺的追求,更是对心灵契合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的独特追求。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马嵬驿

玉颜虽掩马嵬尘,冤气和烟锁渭津。

蝉鬓不随銮驾去,至今空感往来人。

(0)

淇上别刘少府子英

近来住淇上,萧条惟空林。

又非耕种时,闲散多自任。

伊君独知我,驱马欲招寻。

千里忽携手,十年同苦心。

求仁见交态,于道喜甘临。

逸思乃天纵,微才应陆沈。

飘然归故乡,不复问离襟。

南登黎阳渡,莽苍寒云阴。

桑叶原上起,河淩山下深。

途穷更远别,相对益悲吟。

(0)

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

吾友吏兹邑,亦尝怀宓公。

安知梦寐间,忽与精灵通。

一见兴永叹,再来激深衷。

宾从何逶迤,二十四老翁。

于焉建层碑,突兀长林东。

作者无愧色,行人感遗风。

坐令高岸尽,独对秋山空。

片石勿谓轻,斯言固难穷。

龙盘色丝外,鹊顾偃波中。

形胜驻群目,坚贞指苍穹。

我非王仲宣,去矣徒发蒙。

(0)

平台夜遇李景参有别

离心忽怅然,策马对秋天。

孟诸薄暮凉风起,归客相逢渡睢水。

昨时携手已十年,今日分途各千里。

岁物萧条满路岐,此行浩荡令人悲。

家贫羡尔有微禄,欲往从之何所之。

(0)

同群公题中山寺

平原十里外,稍稍云岩深。

遂及清净所,都无人世心。

名僧既礼谒,高阁复登临。

石壁倚松径,山田多栗林。

超遥尽巘崿,逼侧仍岖嵚。

吾欲休世事,于焉聊自任。

(0)

酬卫八雪中见寄

季冬忆淇上,落日归山樊。

旧宅带流水,平田临古村。

雪中望来信,醉里开衡门。

果得希代宝,缄之那可论。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