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挹南山树石苍,五花亭外万花芳。
云芝栱斗晴檐湿,金字屏风水榭凉。
柳接苏堤无空地,萍侵兰枻有深坊。
未几移筑仙宫邃,一本红查委路傍。
翠挹南山树石苍,五花亭外万花芳。
云芝栱斗晴檐湿,金字屏风水榭凉。
柳接苏堤无空地,萍侵兰枻有深坊。
未几移筑仙宫邃,一本红查委路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的《翠芳园》,描绘了一处园林景致。首句“翠挹南山树石苍”以翠色映衬南山的苍劲树石,展现出盎然生机;“五花亭外万花芳”则点明了园中繁花似锦的景象,令人陶醉。接下来,“云芝栱斗晴檐湿”描绘了雨后天晴时,屋檐滴水如云芝,增添了诗意的湿润气息;“金字屏风水榭凉”则通过金字屏风和水榭的清凉,体现了园林的精致与宜人。
“柳接苏堤无空地”一句,借柳树连接着苏堤的美景,暗示了园子的广阔与连绵;“萍侵兰枻有深坊”则通过水中浮萍和岸边的兰舟,描绘出水边幽深的小径,富有意境。尾联“未几移筑仙宫邃,一本红查委路傍”预示着这座翠芳园将被打造成更为深邃的仙境,而路边的一株红查(可能是某种植物)则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翠芳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园林艺术的赞赏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苍松在山自奇古,灌木翳之人不惊。
忽然图向堂上壁,满坐叹息长风生。
交柯崛走森昼晦,其下将疑鬼神会。
雾雨寒霏虎豹毛,雷霆怒拆蛟鼍背。
乃知巨笔老且神,力斡造化雄千钧。
皇天不夭栋梁具,后土潜回霜雪春。
尔松已为人爱惜,见尔为尔生颜色。
山中岂无材木倚绝壁,未逢匠石嗟何益。
天王小精庐,山角临城闉。
古称藩服雄,毕境环相陈。
塔影六七枝,瓦缝千万鳞。
烟明南台树,潮壮方山津。
老僧肯前揖,似余异人人。
指点壁间画,修庑行逡巡。
观音大自在,维摩妙悲颦。
苍然古木阴,寒山砦可亲。
版扉几尊者,一一皆风神。
老僧太息言,劫馀偶遗珍。
从今几年算,此壁终成尘。
余笑谓老僧,子意亦良勤。
适见俄已失,当悟无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