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殊胜渊师八十馀因见访问之近来如何答曰随缘而已至示寂作是诗》
《殊胜渊师八十馀因见访问之近来如何答曰随缘而已至示寂作是诗》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寄托荒山鬼与邻,一生黄卷不离身。

百年薪尽随缘去,莫学缁郎更误人。

(0)
翻译
寄托着对荒山野鬼的哀思,一生都紧握着黄卷不离身。
即使百年岁月过去,书籍也随缘消散,不要学那些僧侣,误人子弟。
注释
寄托:指将情感或希望寄托在某物上。
荒山鬼:象征孤独或荒凉的环境。
黄卷:泛指古籍、书籍。
百年薪尽:比喻人的寿命终了。
随缘去:顺应自然,听从命运安排。
缁郎:僧侣的别称,这里指修行的人。
误人:误导他人,造成不良影响。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之手,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高远志趣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寄托荒山鬼与邻”一句,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把自己置于自然界中,与荒山中的鬼魂和邻里为伴,隐喻其清高脱俗,不愿深陷红尘之中。

“一生黄卷不离身”则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与文化的执着热爱。黄卷在此象征着经典或书籍,表明诗人终生都在追求学问,通过阅读和学习来充实自己,而这种精神追求成为了支撑他生命意义的重要部分。

“百年薪尽随缘去”这句诗则透露出一种宿命论和顺其自然的态度。诗人将个人的一生比喻为有限的薪柴,当这些薪柴燃尽时,诗人选择顺应自然,不对生命的终结产生任何抗拒或哀求。

最后,“莫学缁郎更误人”则是诗人基于自身的人生体验,对他人的警示。缁郎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人物,或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些被名利所累、迷失自我本真的人的同情和警告。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王安石个人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它不仅映射出诗人的高洁品格,更透露着他对生命、知识与世俗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其三

空宇留丹灶,层霞被羽衣。

旧山闻鹿化,遗舄尚凫飞。

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想君旋下泪,方款里闾扉。

(0)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

名卿步月正淹留,上客裁诗怨别游。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婵娟更称凭高望,皎洁能传自古愁。

盈手入怀皆不见,阳春曲丽转难酬。

(0)

代宗挽歌

祖庭三献罢,严卫百灵朝。

警跸移前殿,宫车上渭桥。

寒霜凝羽葆,野吹咽笳箫。

已向新京兆,谁云天路遥。

(0)

送舍弟

诸谢偏推永嘉守,三何独许水曹郎。

老兄鄙思难俦匹,令弟清词堪比量。

叠嶂入云藏古寺,高秋背月转南湘。

定知马上多新句,早寄袁溪当八行。

(0)

自遣

永拟东归把钓丝,将行忽起半心疑。

青云道是不平地,还有平人上得时。

(0)

宿杭州虚白堂

秋月斜明虚白堂,寒蛩唧唧树苍苍。

江风彻晓不得睡,二十五声秋点长。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