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庭三献罢,严卫百灵朝。
警跸移前殿,宫车上渭桥。
寒霜凝羽葆,野吹咽笳箫。
已向新京兆,谁云天路遥。
祖庭三献罢,严卫百灵朝。
警跸移前殿,宫车上渭桥。
寒霜凝羽葆,野吹咽笳箫。
已向新京兆,谁云天路遥。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出行的壮观场景,展示了古代皇权的威仪和礼仪之严谨。开篇“祖庭三献罢,严卫百灵朝”表明了祭祀活动已经完成,守卫森严的宫廷在清晨时分开始了一天的活动。
接下来的“警跸移前殿,宫车上渭桥”则描绘了皇帝出行前的准备工作,其中“警跸”指的是清道的命令,“跸”是古代帝王出行时清理道路的声音;“宫车上渭桥”则暗示着皇帝乘坐的车驾已经准备妥当,通过渭水之上的桥梁。
诗中还通过“寒霜凝羽葆,野吹咽笳箫”表现了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的交织,既有寒冷的霜气,也有远处传来的乐声,为皇帝出行增添了一份肃穆和庄严。
最后,“已向新京兆,谁云天路遥”则表达了皇帝前往新都的决心和信念,尽管旅途可能遥远,但对于皇帝来说,这是一种必需的行动,不容置疑。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场宏大的皇家出行仪式,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严格等级制度和对君权的崇高敬畏。
倡人歌吹罢,对镜览红颜。
拭粉留花称,除钗作小鬟。
绮灯停不灭,高扉掩未关。
良人在何处,光唯见月还。
连连舟壑改,微微市朝变。
来功嗣往迹,莫武徂升彦。
局涂顿远策,留欢恨奔箭。
拊戚状惊澜,循休拟回电。
岁去芳愿违,年来苦心荐。
春貌既移红,秋林岂停茜。
一位茂陵道,宁思柏梁宴。
长戢兔园情,永别金华殿。
声徽无惑简,丹青有馀绚。
幽籥且未调,无使长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