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非人子。得报慈恩能有几。树静风摇。
万古吟成恨未消。觥觥我友。戎马驰驱亲白首。
欲驻春晖。长见丹青事已违。
谁非人子。得报慈恩能有几。树静风摇。
万古吟成恨未消。觥觥我友。戎马驰驱亲白首。
欲驻春晖。长见丹青事已违。
这首词以"谁非人子"开篇,表达了对普天下儿女孝顺父母之情的共鸣,感叹能够回报父母大恩的人又有多少。接下来的"树静风摇"通过自然景象寓言,暗示世事变迁,即使时间流转,父母的期待和子女未能尽孝的遗憾始终如风中落叶,难以消解。
"觥觥我友"转向对朋友的描述,赞扬那些在战乱中依然坚守友情,陪伴老去的朋友,他们的忠诚如同饮酒般豪迈。"戎马驰驱亲白首"形象地描绘了朋友为国事奔波,直至头发花白的场景。
最后两句"欲驻春晖,长见丹青事已违"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如画的感慨,他希望留住青春的光辉,但现实是美好的画面往往与事实相悖,无法长久停留。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亲情的呼唤,也有对友情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国朝画品谁第一,房山尚书赵公子。
二公何以能绝伦,丘壑乃自胸中起。
由来书画总心画,政自不在丹青里。
当时岂无刘与商,屏障纷纶何足齿。
唐侯自是吴兴秀,爱画彷佛郭与李。
长松平远早已工,更上歙州看山水。
归来却师董北苑,参以房山势莫比。
始知绝艺老更成,画师俗辈那知此。
此图三尺谁为赠,云气苍茫石磈磊。
牛羊未归樵子出,户牖寥落苍崖底。
写成不题岁月字,要是头白居乡里。
乾坤浩荡江海空,后人未续前人死。
为君题诗三叹息,世上好手今余几。
鸣呼尚书公子不复见,得见唐侯斯可矣。
落魄谁怜,才几日、鬓中堆雪。
则除是、猧儿曾见,鹦哥能说。
过眼花随流水去,断肠人向西风别。
助凄凉、枕上笛声悲,灯明灭。情已尽,犹啼血。
言不尽,空存舌。似残莺宛转,冷泉幽咽。
梦醒忽惊时序改,愁来不信乾坤阔。
再休将、醉墨写相思,生绢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