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饯翁丹山发南浦》
《饯翁丹山发南浦》全文
宋 / 张至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鸣鸠语燕近清明,柳絮风轻秧水平。

一带春流多断岸,尽缘倒树当桥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nwēngdānshānnán
sòng / zhāngzhìlóng

míngjiūyànjìnqīngmíngliǔfēngqīngyāngshuǐpíng

dàichūnliúduōduànànjìnyuándǎoshùqiáoxíng

注释
鸣鸠:布谷鸟。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4月5日前后,表示春天的到来。
柳絮:柳树的种子,随风飘扬。
秧水平:稻田里的水位平静。
一带:一条。
春流:春天的江河。
断岸:河流两岸有缺口或中断的地方。
尽缘:全是因为。
倒树:倒下的树木。
当桥行:挡住了过桥的道路。
翻译
春分时节鸟儿鸣叫,燕子临近清明,
柳絮在微风中飘荡,稻田里的水如镜平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开篇“鸣鸠语燕近清明”,即刻展现了诗人对新生活和希望的热爱与期待,清新的气息伴随着鸟儿的歌唱似乎预示着一个美好的开始。“柳絮风轻秧水平”则是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摹,轻柔的风吹拂过柳树,细小的花絮随风飘舞,如同水面上的波纹,给人以静谧而生动的感觉。

紧接着“一带春流多断岸”中的“断岸”,可理解为春水泛滥,冲刷了河岸,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波涛。最后,“尽缘倒树当桥行”中,“倒树”可能指的是倾倒在溪流之上的树木,而“当桥行”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坚韧不拔、勇敢前行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张至龙
朝代:宋

张至龙,字季灵,号雪林,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与朱继芳同岁(《登东山怀朱静佳》“借箸数同庚”),生平嗜诗,未赴试。年五十左右时,由其友陈起从积稿中选十之一为摘稿。理宗宝祐三年(一二五五),因其子耕老请学诗,又由陈起从摘稿中拈律绝各数首以授,名为《雪林删馀》。今存《雪林删馀》一卷。事见本集自序、《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四二。 张至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为底本,参校清颜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秋斋五首·其五

夜深簌簌坠梁尘,远寺残钟听未真。

隙月斜明飞露脚,四更秋馆未眠人。

(0)

乙未二三月间六首·其一

春日迟迟夕,春愁许尔长。

微歌意不适,薄醉未成狂。

独下感时泪,兼之惜往伤。

何当从年少,花草弄繁香。

(0)

石榴请冯庵作诗·其一

材官家里开能艳,书客瓶中供有常。

怕热却成相对恼,过冬尚逮去年尝。

寻思仙洞儿时句,狂想涂山旧日妆。

敢乞先生为下笔,红裙白发看谁强。

(0)

坐月与归试二君

闇坐无灯思一静,暑生得月意成凉。

垂帘教作窥人态,闭户因嫌隔壁光。

欲下沈吟如顾影,送归微叹想回肠。

行人明夕江头望,照我迟迟尚念乡。

(0)

重九出游既夕泛舟秦淮见月·其三

病发丝丝随叶落,客怀漠漠借船眠。

镜中原著通明我,多事看成彻两边。

(0)

暑夜泛姜溪诗·其一

清溪十里几多盘,收束将穷却放宽。

山要拦人拦不住,侧身让过乞人看。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