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榴请冯庵作诗·其一》
《石榴请冯庵作诗·其一》全文
清 / 林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材官家里开能艳,书客瓶中供有常。

怕热却成相对恼,过冬尚逮去年尝。

寻思仙洞儿时句,狂想涂山旧日妆。

敢乞先生为下笔,红裙白发看谁强。

(0)
鉴赏

这首诗以石榴为题,巧妙地融入了多种情感与意象,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先,“材官家里开能艳,书客瓶中供有常”两句,以“材官”和“书客”为引子,分别象征着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和场景。材官,即古代的士兵,这里比喻为家中盛开的石榴,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和家庭的温馨;书客,则是书斋中的文人,瓶中供石榴,寓意着知识与生活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藏。

接着,“怕热却成相对恼,过冬尚逮去年尝”描绘了石榴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循环更替,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石榴在炎热的夏季绽放,却因过于热烈而让人感到烦恼;到了寒冷的冬季,还能品尝到去年的果实,寓意着即使环境艰难,也能从过往中找到温暖与慰藉。

“寻思仙洞儿时句,狂想涂山旧日妆”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石榴与神话传说联系起来,通过“仙洞”与“涂山”这两个富有神秘色彩的地点,表达了诗人对童年记忆的怀念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同时,通过“儿时句”与“旧日妆”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最后,“敢乞先生为下笔,红裙白发看谁强”一句,既是向冯庵的请求,也是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一种自信与期待。红裙白发,分别代表青春与老年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跨越年龄的界限,与不同人生阶段的人们产生共鸣,展现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石榴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日常生活、神话传说和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作者介绍
林旭

林旭
朝代:清

(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光绪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倡闽学会,又助康有为开保国会。百日维新间,与谭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衔入军机,参与新政。政变起,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轩诗集》。
猜你喜欢

静室·其一

好山无暑避,静室得心安。

铿尔筠篁籁,飒然衣袂寒。

地高游目远,云敛骋怀宽。

指点前题处,烟萝翠欲团。

(0)

每自不禁愁,萤光又见流。

漫云能烛夜,底事更催秋。

背月偷荧耀,因风托去留。

昨年已感触,今夕忆从头。

(0)

闻保定得雨

远自滇南近京畿,春收都报今年好。

齐鲁灾馀麦为秋,蜀秦兵后谷惟宝。

雨晴幸得皆应时,额手为民感大造。

独有保阳四五郡,昨闻望雨心如?。

封事传来快一披,盈犁顿觉苏枯槁。

二麦原能过半穫,大田生意芃青秒。

休和荐至岂德馨,凛乎敬奉持盈道。

(0)

立春日春帖子二首·其一

骀宕舒宫柳,芬馡放殿梅。

三阳先月应,万福共春来。

(0)

再题牟益捣衣图用高士奇旧题韵·其三

沼宫霭霭女桑低,盆手曾三玉腕提。

盛典即今成往迹,空怜蚕月冷椒闺。

(0)

鹊华桥·其一

长堤数里亘双湖,夹镜波光入画图。

望见鹊华山色好,石桥名亦与凡殊。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