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长安雪未消,分明银海泻秋涛。
光迷万里璚珂乱,势压双龙玉阙高。
曙色渐分鳷鹊观,凝寒犹在鹔鹴袍。
负薪亦有号饥者,愿得君王发汉廒。
月满长安雪未消,分明银海泻秋涛。
光迷万里璚珂乱,势压双龙玉阙高。
曙色渐分鳷鹊观,凝寒犹在鹔鹴袍。
负薪亦有号饥者,愿得君王发汉廒。
这首《雪后早朝》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描绘了雪后长安早朝的壮丽景象。诗中以“月满长安雪未消”开篇,将月光与雪景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片银装素裹的清冷世界。接着,“分明银海泻秋涛”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后的长安比作波涛汹涌的银海,生动展现了雪后景色的壮观。
“光迷万里璚珂乱,势压双龙玉阙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雪后长安的辉煌与庄严。雪光在万里的空间中闪烁,仿佛无数的珠玉散落,而宫殿则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巍峨,犹如双龙盘踞,气势磅礴。
“曙色渐分鳷鹊观,凝寒犹在鹔鹴袍”描绘了日出时分,曙光初现,鳷鹊观(长安城中的建筑)逐渐显露出轮廓,而寒冷的气息依然笼罩着人们的衣裳,形象地表现了早春时节的气候特点。
最后,“负薪亦有号饥者,愿得君王发汉廒”表达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希望君王能体恤民情,施以救济,体现了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长安早朝的独特风貌,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人文关怀的深意,是文徵明诗歌艺术的精彩展现。
笑傲不禁秋兴长,登临谁复问滕王。
江湖周折地襟带,云霞粲烂天文章。
人如野鹤何飘逸,目送飞鸿去渺茫。
安得雪醅三百斗,发君豪气对吾狂。
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公酒舍归。
鱼觉船行沉草岸,犬闻人语出柴扉。
苍山半带寒云重,丹叶疏分夕照微。
却忆清溪谢太傅,当时未解惜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