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后早朝》
《雪后早朝》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月满长安雪未消,分明银海泻秋涛。

光迷万里璚珂乱,势压双龙玉阙高。

曙色渐分鳷鹊观,凝寒犹在鹔鹴袍。

负薪亦有号饥者,愿得君王发汉廒。

(0)
鉴赏

这首《雪后早朝》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描绘了雪后长安早朝的壮丽景象。诗中以“月满长安雪未消”开篇,将月光与雪景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片银装素裹的清冷世界。接着,“分明银海泻秋涛”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后的长安比作波涛汹涌的银海,生动展现了雪后景色的壮观。

“光迷万里璚珂乱,势压双龙玉阙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雪后长安的辉煌与庄严。雪光在万里的空间中闪烁,仿佛无数的珠玉散落,而宫殿则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巍峨,犹如双龙盘踞,气势磅礴。

“曙色渐分鳷鹊观,凝寒犹在鹔鹴袍”描绘了日出时分,曙光初现,鳷鹊观(长安城中的建筑)逐渐显露出轮廓,而寒冷的气息依然笼罩着人们的衣裳,形象地表现了早春时节的气候特点。

最后,“负薪亦有号饥者,愿得君王发汉廒”表达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希望君王能体恤民情,施以救济,体现了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长安早朝的独特风貌,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人文关怀的深意,是文徵明诗歌艺术的精彩展现。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赠衍圣公联

守道不移金鼎重;居身常抱玉壶清。

(0)

白雪楼

自古衣冠笑楚优,文章声价付悠悠。

人间岂解《阳春曲》,此城犹存白雪楼。

山色千寻常耸翠,泉源万斛自飞流。

乾坤清气依然在,更向何人笔底收?

(0)

题王石谷虞山枫林图

初冬景物未萧条,红叶青山色尚娇。

一幅天然图画里,维摩僧寺破山桥。

(0)

踏莎行.题九九消寒图

小阁围炉,疏林暖酒。沉吟无语笼双袖。

几番停笔费评量,今朝四九惊寒骤。

梅影横斜,吟肩消瘦。一帘冷月和霜斗。

漫言枯管不知春,渐看春色从今逗。

(0)

朱子昂司户登滕王阁

笑傲不禁秋兴长,登临谁复问滕王。

江湖周折地襟带,云霞粲烂天文章。

人如野鹤何飘逸,目送飞鸿去渺茫。

安得雪醅三百斗,发君豪气对吾狂。

(0)

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

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公酒舍归。

鱼觉船行沉草岸,犬闻人语出柴扉。

苍山半带寒云重,丹叶疏分夕照微。

却忆清溪谢太傅,当时未解惜蓑衣。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