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
《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全文
唐 / 李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

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yuèjiǔxìnglínwèitíngdēnggāoqiū
táng / xiǎn

jiǔzhèngchéngqiūsānbēixīngzhōu
fànguìyíngzūnmǎnchuīhuāxiàngjiǔ

chángfángzǎoshúpéngchūshōu
jièlóngshāshàngfāngyānliú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三杯:泛指几杯酒,表示饮酒。
兴已周:兴趣、兴致已经得到满足。
泛桂:漂浮的桂花,这里指加入桂花的酒。
迎尊满:尊,酒器,指酒杯满溢。
吹花:风吹落的花瓣。
向酒浮:在酒面上漂浮。
长房萸:长房,汉代仙人,这里比喻茱萸,传说可避邪延寿。
早熟:形容茱萸成熟得早。
彭泽菊:彭泽,地名,陶渊明曾任彭泽令,以爱菊著称,这里指菊花。
初收:刚刚收获。
何藉:何必凭借。
龙沙:古代指白龙堆沙漠,泛指遥远的边塞之地,这里比喻仙境。
方得:才能。
恣淹留:尽情地、无拘束地停留、享受。
翻译
正值九九重阳秋意浓,三杯佳酿兴致已足够。
桂花飘落酒杯满溢香,花瓣随风轻舞落酒中。
像长房的茱萸早早成熟,似彭泽的菊花新近收获。
何须借问龙沙的仙境上,方能恣意享受这长久停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九月九日的场景,诗人在这个重阳节庆祝的日子里,感受着秋天的气息,进行了一次小聚。在秋风送爽、桂花飘香的背景下,诗人和朋友们举杯畅饮,欢声笑语,尽情享受这美好时光。

"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 表明了这一天正值重阳佳节,诗人已经喝了三杯酒,心中的喜悦之情也随之达到了高潮。"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桂花飘香,朋友们举杯欢庆,每一口酒都似乎带着桂花的清甜。

接下来的两句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则转向自然景色,诗人观察到长房的萸草已经成熟,而彭泽中的菊花才刚开始采摘。这两句话通过对时令之物的描写,更强化了秋天的意象。

最后两句 "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表达了诗人在美景与美酒的双重享受下,不愿离去的心情。在龙沙之上,这个地方似乎成为了他暂时停留的理由,让他得以继续沉浸在这份愉悦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饮宴乐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

作者介绍
李显

李显
朝代:唐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猜你喜欢

留水桥

留水桥边水,高船未得行。

掀篷与天接,彻壁使波平。

故榻纷凌乱,深舱且纵横。

暂须迟日下,更与逆风丁。

夕永愁空露,阴多怖远霆。

艰难两程隔,寒燠一时轻。

莫使悲秋气,惟应看月明。

四围同一白,孤抱得双清。

草树无多影,虫鱼有几声。

走归非就逸,歌罢不逢惊。

未必论金石,真当忆弟兄。

首阳奚不好,北海亦能并。

醉浅颜滋厚,狂深骨未砭。

俊游徒病足,高戾况摧翎。

坐隔亲堂梦,终虚故里情。

镫华定无数,萧瑟望青冥。

(0)

南山

南山积雪处,晦涩无枝条。

怪鸟群飞来,缘石为一巢。

日莫不窥陇,相向饥无聊。

小儿乘其敝,奋爪掀团茅。

一攫不能尽,零落飞鸣交。

顾念形与足,瑰玮殊鹪鹩。

彼民岂能识,畜之徒供嘲。

坐令摧翮庸,不然充君庖。

哀哉惜俦侣,一一丰肌销。

(0)

临江仙.槐市斜街买花

帽影鞭丝人比玉,踏春同到郊园。

与花相对试温存。不知何事,尽日两无言。

犹忆去年轻拗折,翠瓶轻供黄昏。

素琴弹罢不开门。那堪重省,一处一销魂。

(0)

小园落成·其七

可是先生宅,何如太傅墩。

僮慵风埽榭,客少月敲门。

蠖屈通泉脉,虬蟠抉石根。

东山他日卧,松菊赋犹存。

(0)

汪奂之寄示和苏文忠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二诗题其兄均之所藏二诗草稿墨迹并约同作得四首·其二

江城地瘴海棠春,湿雪梅花二月夜。

白云左绕临皋亭,洞箫匏尊赤壁下。

荒壤到处题姓名,词源万斛珍珠泻。

若论炎宋文苑英,直当第一无相亚。

闲情低咏抚幽景,飞来明月青天借。

洗墨池枯鼠豪秃,茧纸不随时代谢。

流传偻数今四朝,人世匆匆等邮舍。

调饥不见渴望梅,看饱谁誇倒餐蔗。

半幅俨如岐阳鼓,神物鬼守魑魅怕。

岂无半山之诗文,后来述史几乎骂。

(0)

闻熊振之明经话秦淮近事·其二

异香吹煖玉箫声,惭愧旗亭浪得名。

烟水易迷神女梦,江山如见古人情。

帘栊夜半红灯暗,杨柳阴中画舫轻。

未必使君真解事,鸭阑不使宿鸳惊。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