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影鞭丝人比玉,踏春同到郊园。
与花相对试温存。不知何事,尽日两无言。
犹忆去年轻拗折,翠瓶轻供黄昏。
素琴弹罢不开门。那堪重省,一处一销魂。
帽影鞭丝人比玉,踏春同到郊园。
与花相对试温存。不知何事,尽日两无言。
犹忆去年轻拗折,翠瓶轻供黄昏。
素琴弹罢不开门。那堪重省,一处一销魂。
这首《临江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赏花图。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在春日郊游中的情感世界。
“帽影鞭丝人比玉”,开篇即以“玉”喻人,形象地描绘了游人如玉般高洁脱俗的形象,同时通过“帽影鞭丝”这一细节,勾勒出一幅春日游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
“踏春同到郊园”,点明了活动地点,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和出游的乐趣。“与花相对试温存”,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描绘得更加亲密,仿佛人与花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交流和情感的交融。
“不知何事,尽日两无言”,这一句转折,似乎暗示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尽管置身于美景之中,却因某种原因而沉默不语,这种微妙的情绪变化,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层次感。
“犹忆去年轻拗折,翠瓶轻供黄昏”,回忆起去年的情景,当年的欢声笑语仿佛就在眼前,而如今却只能以“翠瓶”轻供黄昏,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素琴弹罢不开门”,通过弹琴这一动作,进一步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似乎在音乐中寻找慰藉,却又不愿面对现实,不愿意开门迎接新的生活。
“那堪重省,一处一销魂”,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情境的无奈,一个“销魂”二字,将情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愁和不舍。
整首词通过对人物情感细腻的描绘,以及对春日景色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
滚滚数行泪,远为杨焦山。
反复读谏草,五内皆潸然。
自昔如弦直,累累死道边。
机事渊海深,孰能察其端。
天声震西北,地轴摇东南。
日月复薄蚀,山湮谷成渊。
问地地不语,吁天天不怜。
孤愁何所极,塞于天地间。
春风环佩集群仙,回首瀛洲二十年。
院柳绿垂鸾驾外,宫花红入凤池边。
晓承纶綍开经幄,夕佩兰英拱御筵。
青琐赤墀聊复尔,璇题珍馆故依然。
三阶瑞气缠黄道,六籍荣光出翠川。
祖武直从高帝始,人文真羡孝皇前。
翩跹鹓鹭趋清漏,缥缈麒麟飏紫烟。
芸阁秘书频驻辇,羽陵遗策自忘筌。
座临北斗沾尧酒,帘卷南薰协舜弦。
长乐赐来霞锦艳,上林擎出露桃鲜。
赓歌此日光华旦,下拜何时咫尺天。
遥望帝城珠树里,金华凉月夜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