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试院唱酬十一首.次前韵三首·其三》
《试院唱酬十一首.次前韵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浊醪能使客忘家,屈指归期已有涯。

鱼化昨宵惊细雨,鹿鸣他日饮寒花。

已谙江上肴蔬薄,莫笑衙前鼓笛哗。

太守况兼乡曲旧,会须投辖止行车。

(0)
翻译
浊酒能让人忘记家乡,归期却有明确的期限。
昨夜的小雨让鱼儿惊动,未来或许会在寒花下与鹿共饮。
已经习惯了江边简陋的菜肴,不要嘲笑衙门前喧闹的鼓笛声。
太守我更是乡土之人,一定会停车设宴,热情款待。
注释
浊醪:浊酒,指味道较浓烈的酒。
客:客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忘家:忘记家乡。
归期:回家的日期。
涯:界限。
鱼化:比喻变化或惊动。
细雨:小雨。
鹿鸣:鹿叫声,象征隐逸生活。
寒花:寒冷季节开放的花朵。
谙:熟悉,习惯。
肴蔬薄:简单的菜肴。
衙前:官府前。
鼓笛哗:鼓笛声嘈杂。
太守:古代地方长官。
况兼:况且是。
乡曲旧:乡土旧识。
会须:必定,一定要。
投辖:停车留客,古时习俗,投下车辖以示挽留。
止行车:阻止车辆前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试院唱酬十一首·次前韵三首(其三)》。诗人以浊酒开篇,描绘了酒能让人暂时忘却思乡之情,但归期毕竟有限。接着,诗人通过“鱼化”和“鹿鸣”的意象,寓言自己期待着未来的归乡之日,或许能在清寒的季节中与友人共饮。他对江上简朴的菜肴表示理解,同时也提醒读者不必嘲笑官衙前的鼓笛声,因为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诗人自谦为太守,且与当地乡亲有旧,表达了对家乡和友情的深厚情感。最后,他以“会须投辖止行车”作结,表达了希望能抛开公务,与朋友畅饮欢聚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忆慧居寺

九闻初雁在江南,一诣灵山杖策探。

殿角夜明升鹫岭,钟声秋发过龙潭。

归㩦衣袂烟霞染,回望云关石树参。

料得老僧居绝顶,峰坳时见度风帆。

(0)

雨夜

秋馆虫吟出草根,倚窗尘榻一镫昏。

潇潇半夜龙江雨,知有寒潮又到门。

(0)

寄天柱山人

天柱万重云,云中抗栋棼。

岩花稀见客,松荫独随君。

浣手旁行字,琴心《内景》文。

坐忘如著论,须与谪仙闻。

(0)

春日漫兴·其一

春冷江城里,端居到日斜。

闭门生径草,空砌堕邻花。

乱帙从行鼠,分飧与聚鸦。

千生弹指过,何处惜年华。

(0)

太白楼

太白楼头空复空,沧洲晴照碧流东。

久伤白发生明镜,每见青山忆谢公。

万壑鬣松鸣水上,九秋霜鹘入云中。

不妨无客闻高咏,自有江山兴未穷。

(0)

竹林寺怀王禹卿·其二

竹林层槛阁,江水照晴空。

杖策来招隐,岩松与涧风。

鸟声含雨细,樵径隔云通。

便恐鸣泉曲,弹琴值戴公。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