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言四首·其二》
《杂言四首·其二》全文
元 / 林泉生   形式: 古风

礼乐设空器,诗书无全经。

仲尼既已矣,沮溺不耦耕。

谁能笑庖牺,今亦无负苓。

我欲观马图,黄河清未清?

(0)
鉴赏

这首诗《杂言四首(其二)》由元代诗人林泉生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代文化与历史的深沉思考。

首句“礼乐设空器,诗书无全经”描绘了古代社会中礼乐制度与诗书文化的现状。礼乐是古代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空器”暗示着这些形式可能已经失去了实质意义;诗书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却似乎没有完整的内容,隐含着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所缺失或遗失。

接着,“仲尼既已矣,沮溺不耦耕”引用了孔子(仲尼)和隐士沮溺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以及对现代社会中缺乏真正精神追求的感慨。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沮溺则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这两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与现实社会之间差距的思考。

“谁能笑庖牺,今亦无负苓”进一步探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原始智慧的关系。这里提到的“庖牺”是中国传说中的始祖伏羲,被认为是八卦和易经的创造者,代表着原始智慧的象征。而“负苓”则可能是指一种草药,这里用来比喻某种传统知识或技能。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现代文明中可能遗忘或忽视了原始智慧和自然知识的担忧。

最后,“我欲观马图,黄河清未清?”以个人的愿望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回顾历史、理解过去,同时反思当前社会状况的渴望。这里的“马图”可能象征着历史的画卷,而“黄河清未清”则是一个比喻,暗示着尽管人们希望社会能够变得更好,但现实往往充满挑战和复杂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历史变迁、人类文明发展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林泉生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题董邦达西湖画册十四幅·其七玉带桥

垂之则有卧波中,衔绶惟鱼幻岂虹。

歌咏湖山此生惯,威仪青紫若人工。

光通潋滟原规月,势委飘萧不碍风。

本是印公留下物,而今还复属苏公。

(0)

水乐洞用苏轼韵

君不见三郎未辨泾与渭,却厌丝桐淡於水。

又不见兴公作赋强出头,目空一切低九州。

持示荣期高位置,掷地金石声应流。

都官别开闻思窍,创名水乐俗人笑。

俗人笑博雅人喜,致使东坡契清照。

钱塘春月驻巡辕,烟霞岭下鸣钧天。

更道东阳亦有此,相去不过两郡间。

偶闻谓是招在徵,即景成吟亦堪喜。

归来跋马苏公堤,至今想像知音耳。

(0)

翰林院侍讲刘起振年一百三岁自粤东来浙迎驾诗以赐之

台背耸隆肩,来瞻跸路边。

成名后梁颢,得寿拟彭篯。

人瑞今犹古,经传后继前。

越都无虑远,应是地行仙。

(0)

十一月十五日雪翁正三学士偕钱箨石詹事辛楣学士登陶肰亭回至鼐寓舍与程鱼门吏部曹来殷赞善吴白华侍读陆耳山刑部同饮至夜翁用东坡清虚堂韵作诗垂示辄依奉和并呈诸公

西山指海如龙蛇,扬云弄雾行衙衙。

九门阴霭塞朝景,双阙明光开玉花。

群公欲眺山半脊,高阁上出城千家。

皓空正对北风客,斜阳忽送西林雅。

八逢日至在京洛,又见郊仗陈茎葩。

好景宜从客游戏,碎事厌听人梳爬。

惜未联镳踏冷絮,顾承枉辔呼煎茶。

月阶冻面行蚁盏,雪地立奴垂马挝。

渐至中宵柝三两,犹取前辈文称嗟。

后来知更道今不,自记过眼看云霞。

(0)

偶为梅竹双清图用王世贞题王冕吴镇梅竹合卷韵

今秋问俗,燕赵以南豫以北,颇慰观民富孳息。

浮洛祠嵩诸务毕,攀跻直揽华盖峰尖碧。

驻䍐淇澳前,回跸广平后。

一时馀事寄翰墨,却喜携得双清友。

旋归温室未踰旬,日日来往吾心神。

似欲倩吾写生面,不须假藉虬松鳞。

因检石渠宝笈所葆秘,恰得吴王合作手迹真。

仲圭学得仙人缩地千里为咫尺,竟置清淇在几侧。

元章更以文贞铁石肝肠作胸臆,居然邓尉传本色。

明窗日嫩小阳春,是一是二烦参论。

后来好事琅琊君,雄材丽句驱纷纭。

我无元美便便经史簏,又谢吴王落笔光射屋。

乃今抚其合作赓其吟,翻愧当前对珠玉。

梅香竹韵总道腴,词坛艺苑有是夫,都来荟萃成吾双清图。

窗外十八公省乎,相看伯仲原不孤。

(0)

从善如登

为善从吾志,追攀敢避难?

如循孤径上,将倚半天看。

尺寸寻梯级,虚空转曲盘。

日跻长畏踬,跬步讵怀安?

出谷知岩峻,登峰历磴寒。

仰行卑故迹,俯立旷新观。

日月辉应近,云霄志未阑。

圣朝方宅俊,儒术尽升坛。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