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中已报秋登麦,山右新称雨润禾。
自是筹农心为慰,益谦损满惕犹多。
豫中已报秋登麦,山右新称雨润禾。
自是筹农心为慰,益谦损满惕犹多。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喜悦,同时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首句“豫中已报秋登麦”,描绘了豫州地区秋季丰收的景象,小麦已经成熟,收获在望。这里的“豫中”指的是豫州的中部地区,古代以地名来指代特定区域,常用于描述农业生产情况。“秋登麦”则形象地展现了秋季小麦收割的情景,预示着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即将呈现。
次句“山右新称雨润禾”,则转向描述了山右地区的雨水滋润了庄稼,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山右,古代地理名词,大致对应今天的山西地区,这里强调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雨水的适时降临,为作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预示着丰收的可能。
后两句“自是筹农心为慰,益谦损满惕犹多”,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深切同情与敬意。诗人认为,农民们为了土地的丰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的辛勤工作值得被理解和尊重。同时,诗人也借由这四句话,传达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在收获的季节,人们应当保持谦逊的态度,珍惜所获得的一切,同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保持警惕,因为大自然的规律不可预测,丰收与歉收都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们对自然、劳动和生活的独特感悟。
飞尘不敢下相干,闇脉傍应润牡丹。
心任短长投玉绠,底须三五映金盘。
神工旧制泓澄在,天泽时加潋滟寒。
太傅欲旌前古事,星郎属思久凭栏。
壮龄非济物,柔翰误为儒。
及此斋心暇,翛然与道俱。
散材诚独善,正觉岂无徒。
半偈莲生水,幽香桂满炉。
息阴惭蔽芾,讲义得醍醐。
迹似桃源客,身撄竹使符。
华夷参吏事,巴汉混州图。
偃草怀君子,移风念啬夫。
翳桑俄有绩,宿麦复盈租。
圆寂期超诣,凋残幸已苏。
解空囊不智,灭景谷何愚。
几日遵归辙,东菑殆欲芜。
萝屋萧萧事事幽,临风搔首远凝眸。
东园松菊存遗业,晚景桑榆乐旧游。
吟对清尊江上月,笑谈华发镜中秋。
床头浊酒时时漉,上客相过一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