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孤坐月来时,举酒长歌问月诗。
采石江头自圆缺,更无一语应前词。
小山孤坐月来时,举酒长歌问月诗。
采石江头自圆缺,更无一语应前词。
这首诗以“问月”为主题,借月之孤寂与永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考。首句“小山孤坐月来时”,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小山之上,月光悄然降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独自坐在山上,举杯饮酒,高声吟唱,将心中的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向月亮发出了质问。
“举酒长歌问月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与洒脱,也暗示了他对传统文学形式的尊重与创新。通过“问月”,诗人试图与自然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宇宙真理的启示。然而,“采石江头自圆缺,更无一语应前词”,则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感,以及宇宙万物变化无常的本质。月亮在江面自圆自缺,却无人能理解或回应诗人的呼唤,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对人类智慧局限性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存在的深刻探索,以及在孤独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勇气。它不仅仅是对月的赞美,更是对自我、对世界、对时间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