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水波纹细,湘江竹叶轻。
古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今日成阴复成子,可怜春尽未归家。
新妇矶头云半敛,女儿滩畔月初明。
回合千峰里,晴光似画图。
征车随反照,候吏映白云。
耒水波纹细,湘江竹叶轻。
古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今日成阴复成子,可怜春尽未归家。
新妇矶头云半敛,女儿滩畔月初明。
回合千峰里,晴光似画图。
征车随反照,候吏映白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耒水波纹细,湘江竹叶轻”两句,通过对水波和竹叶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片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接着,“古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两句,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在古老的楼阁中所感受到的意境。清明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洒落在楼前的花丛间,让人仿佛回到了往昔岁月。
然而,“今日成阴复成子,可怜春尽未归家”两句,却流露出诗人的哀愁和对亲情的渴望。在时间的流转中,春天即将过去,而远方的亲人却还没有回来团聚,这种对亲情的思念之情,令人感到无比沉重。
“新妇矶头云半敛,女儿滩畔月初明”两句,则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新妇和女儿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展现出她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这些细节丰富了诗歌的情感色彩。
最后,“回合千峰里,晴光似画图。征车随反照,候吏映白云”两句,以宏伟壮观的山水景致作为结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动人的山水画中,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对远方的思念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稽首游名山,驾言入华阳。
南洞极秘怪,松草泉水香。
曲几妙隶画,残碣刊灵章。
俛首试一窥,冷风袭绡裳。
守庵敬爱客,暖我紫朮汤。
遗我鹅眼钱,云是洞所藏。
往有寻幽徒,入见黄金墙。
侈心或已起,几受奇鬼戕。
身傥获会遇,敢恨飞蓬霜。
更丐一片土,小筑安闲房。
朝披神芝图,暮试䭀饭方。
凡骨何堪得再行,渴心犹要谒通明。
惊闻竹树连山雨,疑有风雷㩧地声。
鹿啖黄精知岁久,人逢青箬便神清。
重来只要斋盂饭,副以常堂枸杞羹。
古来几段奇功名,不付寻常龌龊人。
将军本是度外事,登坛四顾今人惊。
夹道莺花三月暮,浊酒离亭送君去。
临歧执手无他言,更向前头加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