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千仞控炎陬,铁作桥梁石作楼。
五岭众山皆拱附,三神一岛自漂流。
气凌沧海遥相视,看入青云势未休。
借问稚川今在否,待飞双燕结真游。
嵯峨千仞控炎陬,铁作桥梁石作楼。
五岭众山皆拱附,三神一岛自漂流。
气凌沧海遥相视,看入青云势未休。
借问稚川今在否,待飞双燕结真游。
这首诗描绘的是罗浮山的雄伟景象,诗人莫洞观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峰的高峻和建筑的奇特。"嵯峨千仞控炎陬"写出了山势的险峻,仿佛掌控着南方的热土;"铁作桥梁石作楼"则展现出桥梁和楼阁的坚固与壮观,犹如铁石构筑的艺术品。
"五岭众山皆拱附,三神一岛自漂流"运用了夸张和拟人手法,描绘了罗浮山周围群山环绕,仿佛向它致敬,而"三神一岛"则增添了神秘色彩,暗示山的灵秀与超凡。"气凌沧海遥相视,看入青云势未休"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直插云霄的气势,仿佛能俯瞰大海,无尽延伸。
最后,诗人借问稚川(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仙人或美景),表达对罗浮山仙境的向往,期待能如双燕般飞翔,展开一场真正的精神之旅。整首诗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分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