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氏子读书堂》
《陈氏子读书堂》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为公相与年犹小,拾芥明经意转非。

惟有城南贤父子,读书元只为传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shìshūtáng
sòng / yuánshuōyǒu

wèigōngxiāngniányóuxiǎoshíjièmíngjīngzhuǎnfēi

wéiyǒuchéngnánxiánshūyuánzhīwèichuán

翻译
你们年纪还小的时候就担任公职,原本的明经学问却似乎偏离了初衷。
只有城南那对贤能的父子,读书纯粹是为了传承衣钵,并非追求个人名利。
注释
为公:为了公众或国家的利益。
相与:一起共事。
犹:仍然。
拾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情,这里指初入仕途。
明经:古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研究儒家经典。
意转非:心意或目标发生了改变。
惟有:只有。
城南:方位词,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地方。
贤父子:品德高尚的一家父子。
元:本来,纯粹。
只为:只是为了。
传衣:指代家族世代相传的事业或学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陈氏子读书堂》。诗中表达的是对陈氏父子在年轻时就专心致志于读书,尤其是为了传承家族学业的赞赏。"为公相与年犹小"一句,描绘了他们年纪轻轻就开始共同学习的情景,"拾芥明经意转非"则强调了他们对于儒家经典研读的深入和执着,即使细微如拾起一根芥菜叶,也寓含着对学问的敬重。最后两句"惟有城南贤父子,读书元只为传衣"点明了他们的读书目的并非仅为科举功名,而是为了延续家族的文化传统,将知识代代相传,这种精神显得尤为可贵。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陈氏父子的书香门第和教育理念。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岁早

雪际带春生,池冰几夕轻。

寒心犹缱绻,雨气半萧清。

客至拈桃笑,禽归试柳晴。

衰年宜缓缓,岁早自含惊。

(0)

八叠韵有感于今之言理财者,赋以示王,非专为蜀言也

金阙银宫玉作楼,飞升功效几时收?

花开果落三千岁,棘地荆天四百州。

今日如求救时相,古人原重富民侯。

剧怜已竭东南力,难解司农仰屋愁。

(0)

岁暮杂感·其十

卜居何处是南村,说虎翻怜市语喧。

铜鼓嶂高山雪盛,红罗沙近海云昏。

太阴守岁愁兵气,故国逢春怆梦痕。

熳烂桃花过残腊,人閒无路访仙源。

(0)

题东山杨子仙庙三首·其三

鳌头龙首总浮名,何事神仙也世情。

蝴蝶满天蟾满地,莫将隐语赚书生。

(0)

题孟仲良画雪中才子

席帽羸骖抵朔风,雪中驱策霸桥东。

几时却向长安道,到处题诗踏软红。

(0)

题钱舜举画蚕桑图

桑中鸣禽巧如鴂,吴娘养蚕夜不歇。

暖雨寒风恼杀人,政是江南三四月。

苕溪遗老白发翁,画蚕画叶摇春风。

千金难买吴娘笑,故写生枝椹子红。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