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土中元展墓辰,暂时从俗出重闉。
秋光萧飒无馀暑,野色虚明不动尘。
仙馆旧时通辇路,官沟佳处似江津。
郊扉亭榭皆沽酒,石岸湾埼半鬻薪。
见寺参差多白塔,逢僧络绎尽红巾。
凫茨映草花轻小,鸿芡遮萍大叶匀。
洁白芙蕖犹是夏,淡黄杨柳不如春。
偶随渔艇方游目,忽见龙舟却怆神。
金水河宽风掠面,玉泉山暗雨催人。
马蹄不惮平芜远,鸟语常因密树频。
可惜痴顽携子侄,未能放旷会亲宾。
茫茫世网谁堪约,负郭同为学稼民。
朔土中元展墓辰,暂时从俗出重闉。
秋光萧飒无馀暑,野色虚明不动尘。
仙馆旧时通辇路,官沟佳处似江津。
郊扉亭榭皆沽酒,石岸湾埼半鬻薪。
见寺参差多白塔,逢僧络绎尽红巾。
凫茨映草花轻小,鸿芡遮萍大叶匀。
洁白芙蕖犹是夏,淡黄杨柳不如春。
偶随渔艇方游目,忽见龙舟却怆神。
金水河宽风掠面,玉泉山暗雨催人。
马蹄不惮平芜远,鸟语常因密树频。
可惜痴顽携子侄,未能放旷会亲宾。
茫茫世网谁堪约,负郭同为学稼民。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七月望日西山即景十二韵》描绘了中元节时作者在郊外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的景色和节日氛围。
首联“朔土中元展墓辰,暂时从俗出重闉”点明了时节(中元节)和活动(扫墓),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遵循。接着,“秋光萧飒无馀暑,野色虚明不动尘”描绘了秋高气爽、清新宁静的野外景象,没有了夏季的炎热,只有自然的静谧。
中间两联“仙馆旧时通辇路,官沟佳处似江津”回忆了昔日皇家的繁华,而今则显得宁静如水。“郊扉亭榭皆沽酒,石岸湾埼半鬻薪”写出了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人们在此饮酒买柴,增添了节日的热闹。
“见寺参差多白塔,逢僧络绎尽红巾”描绘了寺庙与僧侣,以色彩对比展现出生机与寂寥。接下来的“凫茨映草花轻小,鸿芡遮萍大叶匀”细致描绘了水边植物,显现出季节的转换。
尾联“可惜痴顽携子侄,未能放旷会亲宾”流露出诗人未能尽情享受节日的遗憾,以及对世俗牵绊的感慨。最后,“茫茫世网谁堪约,负郭同为学稼民”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摆脱世事纷扰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生活、自然和传统的独特感悟。
江东故人半零落,江头石郎泪双阁。
三丧未葬家苦贫,举世今无魏州郭。
睢阳范郎方少年,相看不语意茫然。
江舟载麦五百斛,挥手付之如一钱。
归来侍立庭闱畔,白发闻之为一莞。
亦知父子本同心,若待庭趋嗟已晚。
君不见庆州饥民曾告荒,使君自发常平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