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放光二大士赞》
《放光二大士赞》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赞

人趣可学道,乃为淫事苦。

生那落迦中,方无淫欲乐。

众生如犛牛,爱此贪欲尾。

异哉两童子,藕花中化生。

对天龙鬼神,作大师子吼。

我若从今始,起于贪欲心。

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佛。

以是因缘故,證色身三昧。

我亦于今日,复作师子吼。

若从今日始,不断贪欲心。

是则为灭绝,十方三世佛。

愿如二大士,持心等虚无。

太虚有殒坏,众生界有尽。

我此愿不尽,稽首平等慈。广大同体悲。

于刹刹尘尘,證我作是说。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德洪所作,名为《放光二大士赞》。诗中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贪欲的深刻反思与对清净境界的向往。

首先,诗人指出“人趣可学道,乃为淫事苦”,认为追求道德与智慧的道路远比沉溺于欲望更为幸福。接着,以“生那落迦中,方无淫欲乐”描绘了在地狱中才能真正摆脱欲望之苦的形象,强调了远离欲望的重要性。

诗人进一步将众生比作“犛牛”,被贪欲之尾所牵引,形象地展示了人们在欲望驱使下的盲目与迷失。随后,通过“异哉两童子,藕花中化生。对天龙鬼神,作大师子吼”这一段,赞扬了两位童子在莲花中出生,面对天龙鬼神时发出狮子般吼声的非凡勇气与智慧,象征着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若从今日开始产生贪欲之心,便是对佛法的欺骗,并且会断绝与十方三世佛的联系。他希望自己的心能如同两位大士一般,保持纯净与虚无,即使宇宙有毁灭,众生界有尽头,他的愿望也不会消逝,祈求得到佛的平等慈悯与广大同体悲心。

整首诗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欲望的批判、对清净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佛法的虔诚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宗教信仰。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赠内二首·其二

君身似是杞梁妻,玉貌缄情只自啼。

几时哭到梁山月,携手青云入会稽。

(0)

对勘呈吴少槐吏部

汉法终怜天地宽,楚囚何恨岁时难。

肯教细草随霜死,愿借春光及暮寒。

(0)

秋兴漫成六绝句·其五

柴门反锁对秋城,独树花开眼自明。

但使浊醪常醉汝,向来车马不须迎。

(0)

前有鐏酒行

春风吹水摇渌波,春日辉辉上翠峨。

悠悠帘幕捲芳草,细细落花娇绮罗。

胡姬嬿婉颦青蛾,促弦急柱为君歌。

海水东流逝不返,君今不饮可奈何。

(0)

赠张长公凫墩五句四韵

蜀山万里青云回,凫墩缥缈超浮埃,霜刀一拂金石开。

清风猎猎不可见,凭高西望心魂摧。

(0)

秋日寄上晁春陵内翰五首·其一

扈圣陟秘阁,整辔游文林。

扬辉比密玉,许身偕兼金。

神风骇八维,灵雨润四民。

济济登龙客,阗衢耀朱轮。

承颜接玄谈,浩气如浮云。

回视阡陌中,涸辙多凡鳞。

扬鬐鼓泥滓,而与蝼蚁邻。

不惜及云雾,提携入无垠。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