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穿林过,浑如洞里行。
萧森无日色,滴沥有泉声。
古木千章耸,长藤百尺萦。
肩舆出山口,回首白云横。
幽径穿林过,浑如洞里行。
萧森无日色,滴沥有泉声。
古木千章耸,长藤百尺萦。
肩舆出山口,回首白云横。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穿越密林的旅程,充满了自然的静谧与壮丽。诗人以“幽径穿林过,浑如洞里行”开篇,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仿佛置身于深邃洞穴中的神秘森林之中。接着,“萧森无日色,滴沥有泉声”两句,通过对比强烈的光影和生动的水声,营造出一种既阴郁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树木之高耸与藤蔓之蜿蜒,通过“古木千章耸,长藤百尺萦”得到了形象的展现,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复杂。
最后,“肩舆出山口,回首白云横”则以动态的视角结束全诗,描绘了旅行者走出山口时的瞬间,回望所来之处,只见白云横空,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暗示了旅程的结束与新的开始。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旅途经历的深情回忆。
百缘唯有什公瓶,万法但看一字经。
从遣鸟喧心不动,任教香醉境常冥。
莲花天昼浮云卷,贝叶宫春好月停。
禅伴欲邀何著作,空音宜向夜中听。
景候融融阴气潜,如峰云共火相兼。
霞光捧日登天上,丹彩乘风入殿檐。
行逐赤龙千岁出,明当朱夏万方瞻。
微臣多幸逢佳节,得赋殊祥近御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