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拥兵权失徙薪,翻劳借箸仗文臣。
一天风雪楼船下,万里波涛壁垒新。
今日淮南犹有颂,当年江北竟无人。
重陪杖履思鸿爪,犹觉须眉望若神。
谁拥兵权失徙薪,翻劳借箸仗文臣。
一天风雪楼船下,万里波涛壁垒新。
今日淮南犹有颂,当年江北竟无人。
重陪杖履思鸿爪,犹觉须眉望若神。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云变幻的历史场景,展现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反思。首联“谁拥兵权失徙薪,翻劳借箸仗文臣”以反问开篇,暗指历史上因权力过度集中而引发的危机,需要智谋和策略来化解,强调了文臣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颔联“一天风雪楼船下,万里波涛壁垒新”运用壮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与变革,同时也预示着新的秩序正在建立。颈联“今日淮南犹有颂,当年江北竟无人”对比今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尾联“重陪杖履思鸿爪,犹觉须眉望若神”则以个人情感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足迹的追忆。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也蕴含了对国家兴衰、英雄主义的思考,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周公作雅颂,退然在豳风。
功成贵无迹,名大谤亦丛。
彼人自标置,刻画岂不工。
君看榛莽间,断碑卧颓墉。
想当在世时,拳拳效深衷。
胡然今弗省,身后议论公。
达人悟物情,玄览昭有融。
区区强名我,咨尔来何从。
沈公天下士,于今万夫雄。
邦入见未尝,誉之口不容。
请将氏南楼,语尽意未穷。
公诗陈谊高,耻与好事同。
年登百废兴,解后吾何功。
勇去学休影,倦游谢遗踪。
吾方笑征南,双双勒坚玒。
一以栖山颠,一以没水中。
海滨驱马过湘滨,喜及今春忆旧春。
公燕有时令市酤,村舂不继待炊新。
严城鼓角留三字,当代衣冠第一人。
看取吾民繇此去,万家鸡犬永无尘。
身到紫枢府,一蹴凤池间。
何妨到头富贵,却自恋家山。
多少名缰利锁,尘满霜髯雪鬓,役役不知还。
桃李竞春事,坡菊自清闲。绿杨边,门径小,似僧关。
吟情饮兴相将,二十载优闲。
无限功名事业,分付儿孙纵靶,青镜尽朱颜。
一语劝公酒,天下达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