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
《寒食》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0)
注释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吃冷食。
江村:靠近江边的村庄。
风花:指随风飘落的花瓣。
汀烟:水边的薄雾。
竹日:竹林中的阳光。
田父:农夫。
皆去:都离开。
邻家:邻居。
闹不违:喧闹但并未打扰到。
地偏:地理位置偏远。
相识尽:几乎都认识了。
翻译
在寒食节的乡村小路上,风中的落花上下飘舞。
水边的雾气轻轻袅袅上升,竹林在阳光下静谧而明亮。
农夫们都忙碌离开了,邻居们喧闹声却不曾打破宁静。
这里地处偏僻,熟识的人几乎都相见了,连鸡犬也忘了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清明时节江村的宁静景象。"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两句勾勒出季节背景和自然环境,其中“寒食”指的是清明节前后禁忌火食的习俗,而“风花”则是风中飘落的樱桃花瓣或其他春日轻盈之物,给人以生机与美感。"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氛围,“汀烟”指的是水边的薄雾,而“竹日”则是透过竹叶射下的阳光,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恬淡幽雅的意境。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表明农民们在这个节气都忙于耕作,村庄中只有孩子和老人留守,而邻里间并无纷争。最后两句"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孤独感受,似乎连动物都与自己的故土产生了隔阂,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淡雅的笔触,将寒食时节的宁静、自然景物以及乡村生活的平和气息,以及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展现了杜甫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思贤书院六首·其三养蒙馆

稚子得严师,以道发明性。

春馆江头开,诵声风外听。

(0)

范季友邀饮吼山陶氏园

川原于越地,风物永和时。

花坞陶公筑,兰舟范叔移。

百年新缔搆,一代旧招提。

峻阁凭霄迥,雕阑倚石危。

尊罍倾北海,词赋溢南皮。

万壑当窗见,千岩向晚披。

拂云歌去缓,坐月酒行迟。

支遁情深切,刘伶死不辞。

人从花底散,路入梦中疑。

何日沧州兴,重来倒接䍦。

(0)

甘道士守素斋

斋居守空素,悠然澹无心。

寂寂抱幽独,逍遥散清襟。

栖息绝嚣杂,潜迹乐园林。

弦琴时与奏,壶觞自重斟。

山云白渺渺,溪水碧沈沈。

瞩兹千载恨,顾景叹流阴。

太古日云薄,淳风邈难寻。

神交在所契,足以慰知音。

(0)

朱氏春晖堂

阿母童颜雪满簪,綵衣拜舞北堂深。

直期千岁蟠桃实,长抱三春寸草心。

山暖蝉鸣烟淡淡,日长禽语树阴阴。

好将东野诗中意,写入花前绿绮琴。

(0)

云影

弹指浮云满眼多,纷纷于我竟如何。

漫思得路终成幻,遽说为霖也是讹。

花径静铺轻似絮,秋江倒浸薄于罗。

侬家不是深山住,檐际朝朝宿一窠。

(0)

题董邦达山水十二幅·其十云海松涛

南说歙黄北木兰,于南想像北常看。

何如尺幅收千里,两戒观云术有澜。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