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童颜雪满簪,綵衣拜舞北堂深。
直期千岁蟠桃实,长抱三春寸草心。
山暖蝉鸣烟淡淡,日长禽语树阴阴。
好将东野诗中意,写入花前绿绮琴。
阿母童颜雪满簪,綵衣拜舞北堂深。
直期千岁蟠桃实,长抱三春寸草心。
山暖蝉鸣烟淡淡,日长禽语树阴阴。
好将东野诗中意,写入花前绿绮琴。
这首元代诗人吴存所作的《朱氏春晖堂》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阿母童颜如雪,穿着彩衣,在春光中与家人共聚一堂的美好场景。
首句“阿母童颜雪满簪”,以“童颜”形容阿母的容颜依旧年轻,虽已白发苍苍,却如同雪白的花朵般美丽,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与不减的青春气息。接着,“綵衣拜舞北堂深”,描绘了阿母身着色彩斑斓的衣物,在家中深处与家人一同舞蹈祝福的场景,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和家庭的和谐温馨。
“直期千岁蟠桃实,长抱三春寸草心”,这两句表达了对长寿与孝顺的向往。阿母如同蟠桃树一般,期待着千年的果实,象征着对长久生命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她对子女如同春日里小草般深厚而永恒的爱,寓意着母亲对子女无尽的关怀与付出。
“山暖蝉鸣烟淡淡,日长禽语树阴阴”,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山间温暖,蝉声鸣叫,烟雾轻淡,日长之时,鸟儿在树荫下欢唱,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这样的环境不仅衬托出了家庭聚会的愉悦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最后,“好将东野诗中意,写入花前绿绮琴”,诗人希望将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诗歌中的深情厚意,融入到花前弹奏的绿绮琴曲之中,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珍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家庭和睦、自然和谐的美好画面,以及对亲情、长寿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霄汉谁能问布衣,招寻偶复此相依。
溪山待老嗟行迈,名禄关心悟昨非。
树密林猿当径下,春閒江鸟向人飞。
舟经浩荡行将没,家入苍茫晚未归。
满地荒烟迷蔓岭,乱峰寒日照柴扉。
望穷尽处情兼远,坐到忘言思转微。
幽事独怜西涧草,清狂不种北山薇。
只应李愿归盘谷,人物于今一笑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