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浮云满眼多,纷纷于我竟如何。
漫思得路终成幻,遽说为霖也是讹。
花径静铺轻似絮,秋江倒浸薄于罗。
侬家不是深山住,檐际朝朝宿一窠。
弹指浮云满眼多,纷纷于我竟如何。
漫思得路终成幻,遽说为霖也是讹。
花径静铺轻似絮,秋江倒浸薄于罗。
侬家不是深山住,檐际朝朝宿一窠。
这首诗《云影》由清代诗人秦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与人世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
首联“弹指浮云满眼多,纷纷于我竟如何”以“弹指”形容时间之短促,浮云瞬息万变,满眼皆是,却引出一个疑问:这些变化对于个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颔联“漫思得路终成幻,遽说为霖也是讹”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诗人认为,即便努力寻找一条道路,最终也可能只是幻象;同样,即便是雨水的降临,也可能被误解或忽视。这两句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与现实结果之间差距的思考。
颈联“花径静铺轻似絮,秋江倒浸薄于罗”转向自然界的描写,以“花径”和“秋江”为背景,用“轻似絮”和“薄于罗”来形容其轻盈与透明,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里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尾联“侬家不是深山住,檐际朝朝宿一窠”则以自述的方式结束全诗。诗人表示自己并非隐居深山之人,而是生活在世俗之中,每天都能在屋檐下见到云影的变化。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表达了即使身处尘世,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与哲理的态度。
整体来看,《云影》通过云的变幻与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诗意与宁静的哲学思考。
濛濛膏雨远空迷,点滴圆纹水绕堤。
柳带喜如和醉舞,花房愁似宿妆啼。
烟笼麦陇连天阔,云映渔舟掠岸低。
廉使解分天子念,一篇骚雅慰蒸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