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绩溪二咏·其二翠眉亭》
《绩溪二咏·其二翠眉亭》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谁安双岭曲弯弯,眉势低临户牖间。

斜拥千畦铺渌水,稍分八字放遥山。

愁霏宿雨峰峦湿,笑卷晴云草木闲。

忽忆故乡银色界,举头千里见苍颜。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绩溪二咏(其二)翠眉亭》,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静美画面。首句“谁安双岭曲弯弯”以设问起笔,引人想象翠眉亭所在之地的地形地貌,弯曲的山路增添了几分幽深之感。次句“眉势低临户牖间”则将翠眉亭比作女子的黛眉,生动地展现了亭子依山傍水的秀美姿态。

第三句“斜拥千畦铺渌水”运用拟人手法,形容山势仿佛拥抱着一片片绿色的田畴,流水潺潺,增添了生机与宁静。第四句“稍分八字放遥山”进一步描绘了远山的轮廓,如同八字形的屏风,与近处的翠眉亭相映成趣。

第五句“愁霏宿雨峰峦湿”描绘了雨后山峦的湿润景象,带出淡淡的忧郁情绪。然而,第六句“笑卷晴云草木闲”又转而写到雨过天晴,云卷云舒,草木在阳光下显得悠闲自在,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觉。

最后两句“忽忆故乡银色界,举头千里见苍颜”诗人触景生情,由眼前景色联想到遥远的故乡,银色的雪景与苍茫的大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绩溪翠眉亭周边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的情感寄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千山寄诸子五首·其二

寸寸都堪屐齿留,此中何处觅边愁。

饥来无限青松叶,更汲寒泉煮石头。

(0)

千山二首·其一

忆山频得句,到此句全无。

扶杖沿山觅,时闻山鸟呼。

(0)

雪十二首·其八

相对寂无言,怀人一万里。

只在庾岭头,欲折不堪寄。

(0)

闻赤公专侍在兹省亲回

尺书才去雪风愁,侍者重来泪更流。

京国银盘能早献,边庭金策可迟留。

但闻尊宿仍编履,不信头陀竟覆舟。

我亦是人添哽咽,夜寒垄草满心头。

(0)

题文空新室

门里青山门外溪,杖头刚与白云齐。

不因老衲能偏好,那得长年此共栖。

抱病高眠随日暮,閒吟独步过峰西。

人生只此真堪老,况有松花共鸟啼。

(0)

寄昭公

莫怪崎岖出塞行,犹将贝叶伴馀生。

茆堂独喜留山野,枫陛能无忆老成。

浮世谩论千古重,苍生甚切一身轻。

关门不日牵雏去,会见联翩彩袖迎。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