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树连云到远峰,不知湖外有城封。
龙吟每和摊书幌,鸟下频窥捣墨舂。
遁世祇应师孺子,傍人遥认对林宗。
秋花晚实餐无尽,白饭青蔬也累供。
江树连云到远峰,不知湖外有城封。
龙吟每和摊书幌,鸟下频窥捣墨舂。
遁世祇应师孺子,傍人遥认对林宗。
秋花晚实餐无尽,白饭青蔬也累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经过章江时,被好友徐巨源邀请至榆溪草堂的场景。诗中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江树连云到远峰”,描绘了江边树木连绵不绝,直至远处山峰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雄伟。接着,“不知湖外有城封”一句,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同时也暗示了外界的束缚与限制。
“龙吟每和摊书幌,鸟下频窥捣墨舂。”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龙的吟唱与摊开的书籍相呼应,鸟儿频繁地窥视着捣墨的场景,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寓意着知识与自然的交融。
“遁世祇应师孺子,傍人遥认对林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认为只有像孔子的弟子那样,才能真正理解隐逸之乐。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徐巨源邀请的感激之情,仿佛在说,能够与林宗这样的智者相会,是难得的缘分。
最后,“秋花晚实餐无尽,白饭青蔬也累供。”这两句描绘了秋季的丰收景象,以及诗人对简单而充实生活的满足感。无论是丰富的果实还是简单的饭菜,都能让人心满意足,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质朴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趣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东郊绿暗已红稀,指准酴醾待我归。
细叶急随流水去,片心常望白云飞。
半规残日穿林薄,一带遥山抹黛微。
起舞高歌共春酌,凭栏无语欲忘机。
千种繁春,春已去、翩然无迹。
谁信道、荼枝上,静中留得。
晓镜洗妆非粉白,晚衣弄舞馀衫碧。
粲宝钿、珠珥不胜持,浓阴夕。金剪度,还堪惜。
霜蝶睡,无从觅。知多少、好词清梦,酿成冰骨。
天女散花无酒圣,仙人种玉惭香德。
怅攀条、记得鬓丝青,东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