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火换新烟。翠柳朱檐。东风吹得落花颠。
帘影翠梭悬绣带,人倚秋千。犹忆十年前。
西子湖边。斜阳吹入画楼船。
归醉夜堂歌舞月,拼却春眠。
榆火换新烟。翠柳朱檐。东风吹得落花颠。
帘影翠梭悬绣带,人倚秋千。犹忆十年前。
西子湖边。斜阳吹入画楼船。
归醉夜堂歌舞月,拼却春眠。
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巧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开篇“榆火换新烟”即设定了一种时间感和环境氛围,榆树上的花火已熄灭,而新的炊烟升腾,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活的继续。“翠柳朱檐”则描绘了柳树已经长满枝头,绿意盎然,与红色的屋檐形成鲜明对比。
“东风吹得落花颠”中,“颠”字用得巧妙,既形容了花瓣随风飘散的样子,也暗示了一种轻柔无力之感,表达了春天风景的美好与无常。“帘影翠梭悬绣带,人倚秋千”则描写了室内的幽静与温馨,帘幕下的光影如同细长的梭子,而那悬挂的绣带在空中轻轻摇曳,人们依偎着窗台享受这份宁静。
“犹忆十年前。西子湖边”一句,词人突然陷入对往昔的回忆之中,十年前的西湖畔,那些美好的时光仍历历在目。“斜阳吹入画楼船”继续了这一主题,斜阳意味着日暮时分,而那温暖的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照进了装饰华丽的画舫中。
最后,“归醉夜堂歌舞月,拼却春眠”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宴乐生活,词人在月色朦胧的夜晚回归家中,沉浸于歌舞之中,忘记了白日里的劳顿与烦恼,将所有的春眠都交给了这醉人的夜晚。
整首词通过对比和反复,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无常,以及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与留恋。语言流畅,意境幽深,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