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滑滑十步,棱挣五步蹶。
我行欲借东,家驴一蹶翻。
然四蹄折呜,呼宁可徒行。
费脚力驴死,家贫偿不得。
泥滑滑十步,棱挣五步蹶。
我行欲借东,家驴一蹶翻。
然四蹄折呜,呼宁可徒行。
费脚力驴死,家贫偿不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艰难行进在泥泞道路上的画面,表现了主人公的困顿与无奈。开篇“泥滑滑十步,棱挣五步蹶”两句,生动地描述了路面的湿滑和行走时的不稳定,每十步泥泞中就难以维持,每五步棘手挣地也只能勉强前进,一蹶一跌。
接着“我行欲借东,家驴一蹶翻”两句,更深化了主人公的窘境,他想要向东方借路,但连靠得住的家驴都是一蹶而倒。驴的倒下不仅是交通工具的丧失,也象征着生活的困顿和前进道路的断绝。
“然四蹄折呜,呼宁可徒行”两句,则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面临的困境,即便是家驴的四蹄都已受伤发出了悲鸣声,只能选择徒步继续前行。这里的“呼宁可徒行”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虽然艰难,但也只能如此。
最后,“费脚力驴死,家贫偿不得”两句,则揭示了主人公在这场景中所承受的更深层次的苦难。连续的徒行耗尽了体力的同时,家驴也因过度的劳累而死亡,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精神上的打击。末句“家贫偿不得”则点明了主人公家庭的贫困,无力偿还任何损失。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艰难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出元代社会下层民众的艰辛生活状况。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
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
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
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
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
人间举眼尽堪悲,独阴崖结茅屋。
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
红房紫谭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
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见玉颜空死处。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归帆 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