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府亭临海,风涛秋有声。
当杯须百斛,危坐亦三更。
动地疑何决,掀天似岳倾。
夜吟共宾客,不浅武昌情。
宪府亭临海,风涛秋有声。
当杯须百斛,危坐亦三更。
动地疑何决,掀天似岳倾。
夜吟共宾客,不浅武昌情。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海滨宪府亭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在此的深切情感。首句“宪府亭临海,风涛秋有声”,开篇即以“宪府亭”点明地点,接着“临海”二字引出海景,而“风涛秋有声”则生动描绘了秋日海面波涛汹涌、风声呼啸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
“当杯须百斛,危坐亦三更”,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亭中饮酒赏景的情景。这里“当杯”指举杯畅饮,“百斛”夸张地形容酒量之大,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危坐亦三更”则描述了诗人长时间静坐观海,直至深夜的场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动地疑何决,掀天似岳倾”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海浪翻滚的气势比作撼动大地、如同山岳倒塌,形象地描绘了海浪的磅礴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面对大自然伟力时的震撼与敬畏之情。
最后,“夜吟共宾客,不浅武昌情”则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与宾客共聚一堂,纵情吟唱,其乐融融,这份情感不仅超越了时空,甚至与古代武昌的宴饮之情相媲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台湾海滨的独特风光与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有对友情与美好时光的怀念,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