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度光阴六十春,无端暮景倏催人。
不堪白发飘萧态,依旧青衫落拓身。
漫赋招魂悲卫玠,恒思好客学陈遵。
撇开烦恼惟寻乐,甘作人间一散民。
虚度光阴六十春,无端暮景倏催人。
不堪白发飘萧态,依旧青衫落拓身。
漫赋招魂悲卫玠,恒思好客学陈遵。
撇开烦恼惟寻乐,甘作人间一散民。
这首诗以深沉的感慨和自我反思为主线,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哀愁。首句“虚度光阴六十春”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惋惜。接着,“无端暮景倏催人”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岁月不待人的紧迫感,仿佛暮色突然降临,催促着人们走向生命的尽头。
“不堪白发飘萧态,依旧青衫落拓身”两句,通过外貌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白发的飘零和青衫的落拓,不仅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也暗示了人生的落寞与孤独。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白发”与“青衫”、“飘萧态”与“落拓身”相对比,强化了时间对个体的影响。
“漫赋招魂悲卫玠,恒思好客学陈遵”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卫玠是晋代美男子,因病早逝,陈遵则以好客著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谊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撇开烦恼惟寻乐,甘作人间一散民”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态度转变。他选择放下烦恼,寻找生活中的乐趣,甘愿做一个随性自在的人。这种态度既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释放,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友情以及个人态度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哲理性。
季子真风雅。蓦移来、霜毫紫颖,淋漓挥洒。
避却浓阴繁缛处,不遣閒情牵惹。
换一片、清凉界也。
静锁松筠虚筦钥,唤儿童、莫把鹦哥挂。
怕客至,光傍射。我今棒唱当头打。
撇红尘、探奇选胜,宁耽大厦。
雾嶂烟峦云树里,多少层楼曲榭。
无历日、安知春夏。
寄语吾乡诸旧好,趁青骢、早向天衢跨。
须努力,毋宽假。
秋色佳哉,四无人影,独上南楼。
看远山如浪,疏林似戟,暮烟成海,那不牵愁?
况值西园清梦断,正霜冷、湖光千里秋。
斜阳外,层层枫树赤,谁是长洲?
算来几多程路,总只是、楚尾吴头。
想虎邱烹茗,洞庭尝橘,有时闲著,定买渔舟。
笠泽苏台频访旧,问角里、先生家在不?
何时醉罢,能听君、细说也当同游。
不用黄杉客。悄携来、十二楼头,掠云拖碧。
鬓影衣香红树下,宛似深闺深僻。
几署作、秋娘私宅。
妾本丹阳城下住,遇齐梁、赋手人无敌。
值得折,东山屐。酒旗歌馆还能忆。
记当时、晓风残月,五更吹笛。旧绿纱窗今在否?
馀得钗儿一只。镇目断、江南江北。
十斛閒愁君钓起,妒君家、有个人同立。
肠断也,砧声急。
龙犬从人说。说何生、痴狂懒慢,居然怀葛。
落拓天涯三十载,历遍穷途霜雪。
总埋没、朱颜绿发。
回首江南风物好,枉飘零、辜负梅花月。
镇日鼓,齐门瑟。与君动是经年别。
更堪悲、多番坎壈,几般离合。
血里轮囷销铄尽,祗剩崚嶒瘦骨。
空大笑、冠缨索绝。
此后相逢须痛饮,捋黄须、醉舞龙渊铁。
看世态,目眦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