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黄杉客。悄携来、十二楼头,掠云拖碧。
鬓影衣香红树下,宛似深闺深僻。
几署作、秋娘私宅。
妾本丹阳城下住,遇齐梁、赋手人无敌。
值得折,东山屐。酒旗歌馆还能忆。
记当时、晓风残月,五更吹笛。旧绿纱窗今在否?
馀得钗儿一只。镇目断、江南江北。
十斛閒愁君钓起,妒君家、有个人同立。
肠断也,砧声急。
不用黄杉客。悄携来、十二楼头,掠云拖碧。
鬓影衣香红树下,宛似深闺深僻。
几署作、秋娘私宅。
妾本丹阳城下住,遇齐梁、赋手人无敌。
值得折,东山屐。酒旗歌馆还能忆。
记当时、晓风残月,五更吹笛。旧绿纱窗今在否?
馀得钗儿一只。镇目断、江南江北。
十斛閒愁君钓起,妒君家、有个人同立。
肠断也,砧声急。
这首《金缕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情感故事,充满了浓郁的古典韵味和哀婉的情调。
开篇“不用黄衫客”,以一种轻描淡写的口吻,引出主人公的孤独与寂寞。接着,“悄携来、十二楼头,掠云拖碧”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场景构建,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仿佛主人公正悄悄地踏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鬓影衣香红树下,宛似深闺深僻”描绘了主人公与一位女子相遇的情景,女子的美丽与神秘,如同深闺中的隐秘,让人心生向往。接下来,“几署作、秋娘私宅”一句,巧妙地将人物与历史典故相联系,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和历史感。
“妾本丹阳城下住,遇齐梁、赋手人无敌”进一步揭示了女子的身份与才华,暗示她不仅美丽,还拥有非凡的文学才能,与古代才女秋娘相提并论。这一段不仅展现了女子的才华横溢,也暗含了主人公对她的深深仰慕。
“值得折,东山屐”一句,借用了东晋名士谢安的典故,表达了主人公想要接近女子、与其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然而,“酒旗歌馆还能忆”一句转折,暗示两人曾经的美好时光已成回忆,如今只能在心中回味。
“记当时、晓风残月,五更吹笛”再次描绘了两人相聚时的温馨画面,但“旧绿纱窗今在否?”一句,又将读者带入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中,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馀得钗儿一只”一句,通过一件小物,象征着两人之间曾经的亲密与联系,而“镇目断、江南江北”则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无论身在何处,心始终牵挂着对方。
最后,“十斛閒愁君钓起,妒君家、有个人同立”一句,既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愁绪,也暗示了对他人幸福生活的羡慕,以及对自身无法与爱人长相厮守的无奈。
“肠断也,砧声急”以急促的砧声结束全词,不仅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也强化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痛苦与不舍。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已矣何须说。笑乐安、彦升儿子,寒天衣葛。
百结千丝穿已破,磨尽炎风腊雪。
看种种、是余之发。
半世琵琶知者少,枉教人、斜抱胸前月。
羞再挟,王门瑟。黄皮裤褶军装别。
出萧关、边笳夜起,黄云四合。
直向李陵台畔望,多少如霜战骨。
陇头水、助人愁绝。
此意尽豪那易遂,学龙吟、屈煞床头铁。
风正吼,烛花裂。
池塘春草绿依依,万古愁魂唤不归。
羡杀南来鸿雁影,月明天外一行飞。
客言渡江来,昨出广陵城。
广陵城西行十里,犹听城中人哭声。
去年北兵始南下,黄河以南无斗者。
泗上诸侯卷旆旌,满洲将军跨大马。
马头滚滚向扬州,史相堂堂坐敌楼。
外援四绝誓死守,十日城破非人谋。
扬州白日闻鬼啸,前年半死翻山鹞。
此番流血又成川,杀戮不分老与少。
城中流血迸城外,十家不得一家在。
到此萧条人转稀,家家骨肉都狼狈。
乱骨纷纷弃草根,黄云白日昼俱昏。
仿佛精灵来此日,椒浆恸哭更招魂。
魂魄茫茫复何有,尚有生人来酹酒。
九州不复罢干戈,生人生人将奈何?
桐扣亭前。记春花落尽,才返吟鞭。
鸭头凝练浦,鹅眼屑榆钱。兰期空约月初弦。
待来不来,红桥小船。蓬山近,又风引翠鬟不见。
飞燕,书乍展。哽咽泪痕,犹自芳笺染。
玉镜妆台,青莲砚匣,定自沉吟千遍。
解道临行更开封,背人一缕香云剪。
知他别后,凤钗拢鬓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