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巃嵷偏峻极,水惟停蓄故奔湍。
引予逸兴寻溪路,抚彼长松爱夏寒。
鹿柴鱼梁皆得趣,澹妆浓抹总宜看。
漫因形似评荆董,刻楮工夫有底难。
山不巃嵷偏峻极,水惟停蓄故奔湍。
引予逸兴寻溪路,抚彼长松爱夏寒。
鹿柴鱼梁皆得趣,澹妆浓抹总宜看。
漫因形似评荆董,刻楮工夫有底难。
此诗描绘了山水之美与自然之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首句“山不巃嵷偏峻极”,以反常设问的方式,强调了山峰虽不高大,却有着峻峭的极致之美。接着,“水惟停蓄故奔湍”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水在静止时的深邃与流动时的激荡,形象地展示了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引予逸兴寻溪路,抚彼长松爱夏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喜爱之情。他不仅欣赏山间小溪的蜿蜒曲折,还抚摸着夏日里长松的清凉,从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宁静。
“鹿柴鱼梁皆得趣,澹妆浓抹总宜看”进一步扩展了诗人的视野,无论是山林间的鹿,还是溪边的鱼,或是点缀其间的树木,都充满了生机与乐趣。诗人认为,无论是淡雅的妆容还是浓重的色彩,都能恰到好处地展现出自然界的美好。
最后,“漫因形似评荆董,刻楮工夫有底难”则将话题转向艺术创作。诗人提到,即使是模仿古代大师如荆浩、董源的作品,也难以完全复制其精髓,因为艺术创作中的用心与情感是无法复制的。这既是对前人艺术成就的赞叹,也是对自身创作的谦逊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