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蓬应似,往来唯所飘。
振衣聊息驾,鸣玉更趋朝。
惯学金门隐,多惭华鬓饶。
沧洲有故侣,松桂欲相招。
薄宦蓬应似,往来唯所飘。
振衣聊息驾,鸣玉更趋朝。
惯学金门隐,多惭华鬓饶。
沧洲有故侣,松桂欲相招。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初入都寄亲知》描绘了诗人作为微小官职之人,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来往于京城之中。他驾车时偶尔停歇,佩玉之声在朝堂上回响,显示出他的公务繁忙。诗人习惯于在朝廷中低调行事,对自己的年华渐长感到惭愧。他心中怀念着故乡的友人,想象他们正期待他在松桂相伴的清幽之地相邀。
诗中的“薄宦蓬”形象生动,表现出诗人身份的卑微和生活的不定;“鸣玉趋朝”则暗示了官场的礼仪与责任。同时,“惯学金门隐”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故乡亲友的深深思念。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含了诗人对仕途与亲情的复杂感慨。
秋老寒香圃。自春来、桔槔闲了,去天尺五。
陌上踏歌来何暮,收得黄云如土。
但稽首、福星初度。
不是使君人间佛,甚今朝、欲雨今朝雨。
持寿酒,为公舞。虎头画手谁堪许。
写天人、方瞳红颊,共宾笑语。
卫戟连营三千士,簇簇满城箫鼓。
早恐是、留公不住。
飞去翩翩嫌白鹭,算年来、稀姓多登府。
祝千岁,奉明主。
十八年间,黄公垆下,崔九堂前。
叹人生何似,飘花陌上,妾身难托,卖镜桥边。
隔幔云深,绕梁声彻,不负杨枝旧日传。
主人好,但留髡一石,空恼彭宣。不因浩叹明年。
也不为青衫怆四筵。
念故人何在,旧游如梦,清风明月,野草荒田。
俯仰无情,高歌有恨,四壁萧条久绝弦。
秋江晚,但一声河满,我自潸然。
并游英俊,从头数、富贵消磨谁纪。
道眼看来,叹人生如寄,家如旅邸。
教婢羹藜,课奴种韭,聊诳残牙齿。
草堂绵蕝,百年栖托于此。
岁晚笔秃无花,探怀中残锦,剪裁馀几。
腰脚顽麻,赐他灵寿杖,也难扶起。
离绝交游,变更名姓,日暮空山里。
老儋复出,不知谁氏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