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动脚,开口露牙。明明是我,的的非它。
衲僧不肯向省要处受用,甘自区区于道途之上。
真可惜,诚可嗟。
瑞岩老婆心切,未免为汝指个歇处。
便请急急回首,早早归家。
转身动脚,开口露牙。明明是我,的的非它。
衲僧不肯向省要处受用,甘自区区于道途之上。
真可惜,诚可嗟。
瑞岩老婆心切,未免为汝指个歇处。
便请急急回首,早早归家。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妙伦所作的偈颂,以日常生活的比喻来阐述禅修的真谛。首句“转身动脚,开口露牙”形象地描述了人的日常生活状态,暗示修行者应放下世俗身份,回归本真。接着,“明明是我,的的非它”强调个体的觉知与超越外在标签。
“衲僧不肯向省要处受用,甘自区区于道途之上”表达了禅师不愿追求物质享受,而是选择在平凡的修行道路上坚定前行的决心。“真可惜,诚可嗟”则流露出对迷失者的惋惜和对执着的批判。
“瑞岩老婆心切,未免为汝指个歇处”中的“瑞岩老婆”可能是指一位热心的导师或指引者,她出于好心,试图帮助修行者找到内心的宁静。“回首”和“归家”则是对修行者提出回归内心、放下外求的直接告诫。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乐,通过日常生活的场景引导读者体悟禅修的真意,鼓励人们从纷扰中寻找真正的自我和归宿。
伊昔家临淄,提携弄齐瑟。
置酒饮胶东,淹留憩高密。
此欢谓可终,外物始难毕。
摇荡箕濮情,穷年迫忧栗。
末途幸休明,栖集建薄质。
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清论事究万,美话信非一。
行觞奏悲歌,永夜系白日。
华屋非蓬居,时髦岂余匹。
中饮顾昔心,怅焉若有失。
公子独忧生,丘垄擅馀名。
采樵枯树尽,犁田荒隧平。
宁追宴平乐,讵想谒承明。
旦余来锡命,兼言事结成。
飘遥河朔远,飐飙飓风鸣。
雁与云俱阵,沙将蓬共惊。
枯桑落古社,寒鸟归孤城。
陇水哀葭曲,渔阳惨鼓声。
离家来远客,安得不伤情。
玄霓临日谷,封蚁对云台。
投壶欲起电,倚柱稍惊雷。
白沙如湿粉,莲花类洗杯。
惊乌洒翼度,湿雁断行来。
浮桥七星起,高堰六门开。
犹言祀蜀帝,即似望荆台。
厥田终上上,原野自莓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