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葛兴祖挽辞》
《葛兴祖挽辞》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忆随诸彦附青云,场屋声名看出群。

孙宝暮年犹主簿,卜商今日更修文。

山川凛凛平生气,草木萧萧数尺坟。

欲写此哀终不尽,但令千载少知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īngwǎn
sòng / wángānshí

suízhūyànqīngyúnchǎngshēngmíngkànchūqún

sūnbǎoniányóuzhǔ簿shāngjīngèngxiūwén

shānchuānlǐnlǐnpíngshēngcǎoxiāoxiāoshùchǐfén

xiěāizhōngjìndànlìngqiānzǎishǎozhījū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为《葛兴祖挽辞》。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忆和对其精神遗产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切哀思。

"忆随诸彦附青云,场屋声名看出群。"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景象,即诗人追忆逝者与众多贤士并行于清风明月之中,其声誉如同高耸的建筑一般显而易见。

"孙宝暮年犹主簿,卜商今日更修文。" 这两句写的是逝者的晚年仍然坚守职责,不忘初心,而在今天,我们依旧要继承和发扬其精神文化遗产。

"山川凛凛平生气,草木萧萧数尺坟。"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逝者生命力的壮阔与安详,以及诗人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欲写此哀终不尽,但令千载少知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份哀思永恒传承下去的愿望,虽然无法完全表达出内心的悲痛,但希望能够让后世之人了解逝者的一部分。

整首诗情真意切,既有对逝者的怀念,也有对其精神遗产的赞美,是一篇典型的挽辞文学作品。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应召甘露诗

膏露且渐洽,凝液汭旌旗。

草木尽沾被,玉散复珠霏。

谁谓穹昊远,道合若应机。

(0)

老君十六变词·其十一

十一变之时。生在南方阎浮地。造作天地有作为。

化生万物由婴儿。阴阳相对共相随。

众生禀气各自为。番息众多满地池。

生活自卫由乘靡。劫数灭尽一时亏。

洪水滔天到月支。选擢种民留伏羲。

思之念之立僧秪。唯有大圣共相知。

(0)

慕容垂歌辞三曲·其三

慕容出墙望,吴军无边岸。

咄我臣诸佐,此事可惋叹。

(0)

慕容垂歌辞三曲·其二

慕容愁愤愤,烧香作佛会。

愿作墙里燕,高飞出墙外。

(0)

琅琊王歌辞·其五

长安十二门,光门最妍雅。

渭水从垄来,浮游渭桥下。

(0)

县名诗

长陵新市北,郑卫好容仪。

先过上兰苑,还牵高柳枝。

薄妆宜入镜,舒花堪照池。

蒲洲涵水色,椒壁杂风吹。

此时方夜饮,平台传羽卮。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