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遥可说,高处见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
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
大秦遥可说,高处见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
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大秦寺》中的第四首。诗人通过描绘大秦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秦地的风貌。"大秦遥可说,高处见秦川",开篇即给人以辽阔之感,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的地理位置优越,可以远眺秦川大地。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这两句描绘了山谷间的宁静与田园生活的闲适,深谷中草木茂盛,傍晚时分牛羊归栏,展现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面。
"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进一步描绘了当地的农耕生活和寺庙僧侣的生活状态,平坦的山地适宜种植麦子,而僧人则不追求繁琐的禅修,显得质朴而自在。
最后两句"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诗人抬头北望繁华的都城长安,但长安城在远方如轻烟般朦胧,流露出对都市生活的想象和对宁静乡村生活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大秦寺周边的自然与人文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秦川大地的赞美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上年慈母怀乡泪,愁杀啼鹃耳畔飞。
归计任荒扬子宅,喜情自入老莱衣。
秣陵五马开樽待,荆渚双鱼荐馔肥。
能为圣朝全孝理,贤声行色两光辉。
未消残雪在墙阴,昼景昏昏似日沈。
土冻转愁花信远,天寒唯仗酒分深。
笑谈四座相欢色,富贵三朝不动心。
诗句一传人竞写,也应潜购到鸡林。
幕府清郎安在哉,方冬行县冒尘埃。
寂寥坐客思车乐,点检诗朋欠鼎来。
按吏最谁官簿整,教民几处战旗开。
未应输我论文饮,赢得新诗满箧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