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塘寒雨后,摵摵下秋棚。
绿已随衰草,黄仍缀断藤。
高枝全见月,低鸟暗窥灯。
不隔东窗晓,幽居爱早兴。
林塘寒雨后,摵摵下秋棚。
绿已随衰草,黄仍缀断藤。
高枝全见月,低鸟暗窥灯。
不隔东窗晓,幽居爱早兴。
这首明代诗人沈定王的《落叶》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静谧画面。"林塘寒雨后",诗人以清冷的秋雨过后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摵摵下秋棚",落叶声清晰可闻,展现了秋日特有的凋零景象。
"绿已随衰草,黄仍缀断藤",进一步描绘了落叶与周边环境的交融,绿色的叶子混杂在衰败的草丛中,黄色的落叶还依附在稀疏的藤蔓上,显现出生命的消逝与坚韧的痕迹。
"高枝全见月,低鸟暗窥灯",通过写高处树枝间洒落的月光和低飞鸟儿对灯火的悄然观察,诗人寓情于景,暗示了夜色渐深,生活中的细微动静都显得格外清晰。
最后两句"不隔东窗晓,幽居爱早兴",表达了诗人享受这份宁静,喜爱在清晨早早起身,享受独处的时光,体现了其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落叶的景象,寓情于景,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淡然。
秋风三径黄花活,秋声万树喧鶗鴃。
听潮楼上秋气清,听潮楼下新声发。
偶传空谷有佳人,家住扶桑东海阔。
华年乘兴作南游,妙舞清歌年二八。
淡黄杨柳古亭村,公子多情欲断魂。
碧玉定情谁遣此,黄金有价不须论。
神仙杨柳春归洞,儿女枇杷早杜门。
呜呼陈瘦云,骨化形销矣!
自少能文章,放浪不羁士。
渊渊金石声,馀音犹在耳。
忆昔五年前,我来君已死。
湖海失元龙,令人悲曷已!
转瞬忽五年,我又旋乡里。
同人闻予来,携手色然喜。
独有地下人,墓门呼不起!
睇彼小罗天,梨园馀弟子。
乃弟洛川君,彷佛还神似!